【摘要】本文以柯達伊教學體系下幼兒合唱教學分析為主要闡述對象,結合當下柯達伊教學體系介紹、柯達伊教學體系下幼兒合唱教學的有效方法和柯達伊教學體系下幼兒合唱教學建議為主要依據,從針對合唱基本能力進行訓練、針對合唱協作意識進行培養、與幼師之間的配合訓練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柯達伊教學體系在幼兒合唱教學中的運作效率,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體系;幼兒合唱;協作意識;基本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柯達依教學體系在世界上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特別重視早期教育內的歌唱教學,而且柯達伊提倡在沒有伴奏的合唱中注重培養學生聽覺、視覺、欣賞能力,針對無法理解演奏樂器的學生向其展示不同合唱著作,使學生和合唱內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一、柯達伊教學體系介紹
柯達伊是匈牙利非常著名的音樂教育學家,其將一生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貢獻在了教育事業中,為社會培養了很多優秀人才,通過不斷努力和發展構建程了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柯達伊教學體系注重對學前教育學生的早期音樂教育,其認為在幼兒時期要針對幼兒的各種素養和能力進行培養,提升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綜合素養等,在學前教育時期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培養,會對幼兒終身具有一定價值和效果。音樂是所有人應該接受的內容,是柯達伊教育觀念的中心體現,展現了教育體系的民主性和集約性特征,而且合唱教育可以將此種觀念最大化展現出來。為不斷提升幼兒合唱意識和能力,柯達伊研制了二聲部的整套合唱訓練歌曲內容。柯達伊教學在世界音樂教學中具有深厚的影響和價值,因為自身具備新穎豐富的教學內容,從而構建了全新的音樂教學體系而形成的[1]。
二、柯達伊教學體系下幼兒合唱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針對合唱基本能力進行訓練
幼兒在學習合唱過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掌握讀譜和音準等技巧,借助此種教學方法,可以對學生歌唱能力進行系統化的培養和提升,教學整個過程是由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會使幼兒充分融入到愉快教學環境中進行合唱練習。在合唱中要針對幼兒的讀譜能力進行培養,不過因為幼兒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對音樂的認知和學習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柯達伊教學體系中涉及到的字母可以對學前時期的幼兒自身讀譜能力進行培訓,是幼兒學習和掌握讀譜能力的媒介。字母標記工作和數字簡譜相同,借助唱名中的輔音開頭字母進行學習,例如:d、m等字母一般都需要標記合唱高音唱名中,使學生可以感受不同字母帶來的節奏感受。為了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受,提升幼兒對字母的認識,對字母高低音進行有效區分,可以在字母譜的空間上依次標記出來。柯達伊覺得幼兒個體歌唱無法有效把握,因為缺少相對應的對比,因此無法有效調整和改進節奏等。在合唱演奏中,只有不斷通過手勢才能夠加深幼兒對二聲部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幼兒對合唱內容的理解[2]。在柯達伊教學體系中,手勢可以增強幼兒對音高的認知和感受,在幼師手勢的引導下有效率地進行二聲部演唱。科爾文手勢運用七個不同手勢展現出合唱中不同音的節奏和感受,通過手勢可以感受空間上表現為依次增加,使幼兒可以在視覺上產生沖擊,進而可以有效識別音帶來的空間感受。例如:幼師可以使用兩只手展示兩個不同音,分別是do和sol,sol的手勢會比do的手勢高得多,則此幼兒在視覺上感受到不同,進而要求幼兒在演唱中依據手勢進行演唱和確定do和sol的音。
(二)針對合唱協作意識進行培養
1.幼兒自身配合程度
在合唱過程中需要幼兒自身具備一定氣息、動作和表情等,并且需要所有內容之間相互結合和配合進行,在學前教育時期針對幼兒身體進行訓練,可以使身體得到協調配合的狀態。幼兒園幼兒最喜歡的內容就是游戲化活動,因此,可以在合唱中加入游戲化內容,在合唱中以點頭、拍手等動作,幫助幼兒掌握音樂節奏變化,使幼兒腦、手、腳、口等相互配合,共同參與到合唱練習中,提升幼兒自身的配合能力。
2.與其他幼兒合作能力
合唱需要一個集體共同完成,需要幼兒之間相互配合,首先在演唱練習中,要將一些聲音過高的幼兒挑選出來進行單獨訓練,使其明白要將自己的歌唱融入到合唱之中;其次,在接唱、輪唱等活動中,要準確把握所有幼兒的演唱感受,使幼兒演唱的聲部可以有效連接起來。在合唱演練之前,幼師要針對注意事項和演唱技巧等進行專門化訓練,培養幼兒認真聆聽的習慣;可以幫助幼兒掌握聽覺帶來的識別音的高低和快慢等,還便于幼兒在合唱中善于傾聽其他幼兒的聲音,展現自身的內心聽覺感受,進而降低或者提高自我聲音,使所有歌聲都可以統一和融合起來。在實際訓練中,幼師還可以通過問答形式訓練幼兒,使幼兒感受到聲部銜接的感受[3]。
(三)與幼師之間的配合訓練
在實際合唱過程中,不僅需要幼兒之間相互配合,更需要所有幼兒和幼師之間積極配合,幼師在訓練中要做到幼兒對于幼師的表情、動作等及時掌握,并可以針對幼師的動作等給予反饋,并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進。幼兒在合唱中自身的注意力會直接影響到演唱的節奏和旋律,可以根據“同聲式”合唱對幼兒合唱進行有效訓練,也就是針對一個聲部歌詞進行訓練,另一個聲部作為輔助和襯托旋律進行學習。大班幼兒時期自身已經積累了一些合唱技巧和經驗,可以有效地配合幼師進行延長,因此,可以對其進性“填充式”演唱練習,也就是針對一個聲部合理練習,另一個聲部在歌曲暫停和演唱時作為填充歌曲進行。
三、柯達伊教學體系下幼兒合唱教學建議
柯達伊不但是音樂教育學家,而且是作曲家,為幼兒演唱提供了大量的歌曲內容,其認為一些傳統優秀的民族音樂可以給予幼兒不同的情感體驗和感受。由此依據我國幼兒自身的特征,幼師在合唱歌曲選擇中要盡量為其選擇一些民謠等進行練習,比如,《小小花園是我家》《春天》《牧場里》等。在整個合唱演奏中,幼師和幼兒之間是相互配合的過程,幼師自身的行為和語言會不自覺地感染和熏陶幼兒,所以在實際合唱訓練中,幼師要以身作則,在實際訓練中善于用友好的眼神和動作等感染幼兒,使得幼兒感受到幼師的尊重,進而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練習中,幼師還要善于用輕聲和高位達到最佳的演唱狀態,不然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聲音,幼師則無法有效區分幼兒二聲部歌曲演唱情況,無法對其作出合理判斷。幼兒的注意力一般只能夠集中15分鐘到20分鐘,所以在這個時間范圍內幼兒可以認真聽幼師講解內容,并對其做出回應和判斷。在實際練習中時間不能過長,控制在20分鐘內效果比較好。為加深幼兒對合唱的認知,幼師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上,要為其提供一些提前準備的民族音樂等,要求幼兒對其進行模仿學習,也可以將音樂融入到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在幼兒互動和吃飯等時間播放一些音樂,刺激幼兒的聽覺,使得幼兒感受合唱帶來的美妙,以此不斷提升幼兒合唱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合唱教學中,幼師要善于借助柯達伊教學體系進行訓練,針對幼兒自身配合、與其他幼兒之間合作以及和幼師之間的合作進行專門訓練,提升幼兒合唱能力,促進幼兒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笛.柯達伊教學體系下幼兒合唱教學探究[J].音樂時空,2015(13):175.
[2]田元.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5(12):30-31.
[3]葉長浩.論柯達伊教學法在音樂高考生合唱教學中的運用[J].芒種,2017(16).
作者簡介:楊晶晶(1980—),女,陜西省寶雞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