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濱海學校 章丹賽
數形結合思想是充沛利用“形”把一定的數量關系形象地表示出來,協助同學正確理解數量關系,使問題簡明直觀。數形結合的思想貫穿高中數學教學的始終。采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準數與形的契合點。如果能將數與形巧妙地結合起來,有效地相互轉化,一些看似無法入手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不像一般數學知識那樣,通過幾節課的教學就可掌握。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在學習的各階段的認識水平和知識特點,逐步滲透,螺旋上升,不斷豐富自身的內涵。下面舉例說明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各知識模塊中的應用。
圖示法是集合的重要表示法之一,對一些比較抽象的集合問題,在解題時若借助韋恩圖或用數軸、圖像等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往往可以使問題直觀化、形象化,從而靈活、直觀、簡捷、準確地獲解。
例1 已知全集U={不大于20的質數},M,N是U的兩個子集,且滿足M∩(CUN)={3,5},(CUM)∩N={7,19},(CUM)∩(CUN)={2,17},求 M,N。
提示:由韋恩圖可以很容易知道答案為M={3,5,1,13},N={7,1,13,19}。
函數的圖像是函數關系的一種表示,它是從“形”的方面來刻畫函數的變化規律。函數圖像形象地顯示了函數的性質,為研究數量關系問題提供了“形”的直觀性,它是探求解題途徑。獲得答案的重要工具。函數的圖像和解析式是函數關系的主要表現形式,實質是相同的,在解題時經常要相互轉化,在解決函數問題,尤其是較為煩瑣的(如分類討論、求參數的范圍等)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圖像的直觀作用,如:求解函數的值域時,可給一些代數式賦予一定的幾何意義,如直線的斜率,線段的長度(兩點間的距離)等,把代數中的最值問題轉化為幾何問題,實現數形轉換。
方程 f(x)=g(x)的解的個數可以轉換為函數 y= f(x)和 y=g(x)的圖像的交點個數問題。
不等式f(x)>g(x)的解集可以轉化為函數y=f(x)的圖像位于函數y=g(x)的圖像上方的那部分點的橫坐標的集合。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函數的基本知識,利用函數的單調性解不等式以及借助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3 方程lgx=sinx解的個數為( )。
A.1 B.2 C.3 D.4
分析:畫出函數y=lgx與y=sinx的圖像(如圖),注意兩個圖像的相對位置關系。

答案:C。
數列可看成以n為自變量的函數,等差數列可看成自然數n的“一次函數”,前n項和可看成自然數n的缺常數項的“二次函數”,等比數列可看成自然數n的“指數函數”,在解決數列問題時可借助相應的函數圖像來解決。
在解析幾何中,借助直線、圓及圓錐曲線在直角坐標系中圖像的特點,可從圖形上尋求解題思路,啟發思維,難題巧解。
許多代數極值問題,存在著圖形背景,借助形的直觀性解題是尋求解題思路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圖形給問題以幾何直觀描述,從數形結合中找出問題的邏輯關系,啟發思維,難題巧解。
復數的幾何意義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與復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二是與復平面上從原點出發的向量一一對應,這使得復數可以從解析幾何的角度來審視,可借助數與形的互化來解題。
應用數形結合解題時要注意以下兩點:其一,注意數與形轉化的等價性,將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熟知的數學問題,轉化前后的問題應是等價的。違背了這個原則的數形結合,將會引起錯誤。其二,注意利用“數”的精確性和“形”的全面性,像判斷公共點個數問題,轉化成圖形后要保證“數”的精確性,才能得出正確結論。有些問題所對應的圖形不唯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畫出相應的圖形后,再進行討論求解。
總之,學生要真正掌握數形結合思想的精髓,必須有雄厚的基礎知識和熟練的基本技巧,如果只理解了幾個典型習題,就認為領會了數形結合這一思想方法,是錯誤的。所以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深入學習新教材的系統知識,掌握各種函數的圖像特點,理解各種幾何圖形的性質。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注意改變觀察和理解問題的角度,揭示問題的本質聯系,用“數”的準確澄清“形”的模糊,用“形”的直觀啟迪“數”的計算,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在平日的教學中,要緊緊抓住數形轉化的策略,溝通知識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這樣,運用數形結合才能不斷深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