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胡蘿卜與常見的胡蘿卜相比,區別不僅在于外貌,連營養也是不盡相同。其實,在17世紀以前,所有的胡蘿卜都是紫色的,偶爾會變異成橙色。后來荷蘭種植者對變異的橙色胡蘿卜進行大規模人工種殖,而紫色胡蘿卜則幾乎絕跡。所以,紫色胡蘿卜,才是胡蘿卜的“祖先”。
與經過改良的胡蘿卜相比,紫色胡蘿卜營養價值更高: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攝入人體后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 ,不僅具有補肝明目的作用,還可以治療夜盲癥。同時,還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
優質的農作物,自然應該有好的銷路。而讓這種天然作物走出大山的,正是一名90后女孩,來自云南洱源縣的白族姑娘趙敏,她用這獨特的紫色秘密,成就一番產業、富了一方百姓。
云南大理洱源縣,地處洱海發源地,山嶺縱橫,層巒疊嶂。土生土長的紫色胡蘿卜,一直被當做喂牛的野草和偶爾生吃的野果。但在2016年之后,這里的紫色胡蘿卜價格猛漲,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
原來,2016年的一天,趙敏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了一條信息,說在湖南的一家超市,紫色胡蘿卜賣20多元一公斤。要知道紫色胡蘿卜在洱源縣并不稀罕,1公斤才賣1元左右,當地人一般都是自家種點做泡菜用。
其實,洱源縣位于洱海的上游,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非常適宜紫色胡蘿卜生長。但由于交通不便,紫胡蘿卜都是自產自銷,很難走出大山。
趙敏看到朋友圈發的這條信息第一反應就是完全驚訝,看到紫色胡蘿卜在城市需求量大、還能賣高價,趙敏認為自己也可以賣。想到就立馬行動,趙敏也發了條朋友圈,問昆明等大城市的朋友,有誰想要這種紫色胡蘿卜。當時她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卻沒想到,朋友們對紫色胡蘿卜都很感興趣,一天時間,就預定了150多公斤。這讓趙敏很高興,趙敏按照當時1元/公斤的地頭收購價,收了150多公斤紫色胡蘿卜,然后以6元/公斤的價格賣了出去,讓她小賺了一筆,這也讓她看到了紫色胡蘿卜的市場前景。趙敏琢磨,為什么不專門做這個生意,提高收購價,也讓農戶們多賺點錢,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出大山呢!于是便包下了100多畝地種植紫色胡蘿卜。
為了說服農戶,趙敏跑遍了紫色胡蘿卜主產區的2個鄉鎮,走訪了80多家農戶,每天早出晚歸,累得筋疲力盡??赡テ谱炱ぷ樱矝]什么人信她,面對農戶們的質疑,趙敏想出了一個妙招,她跟農戶們說,紫色胡蘿卜不管個頭大小,一律全收。這讓農戶們很心動,因為之前,收購商都是把最好的紫色胡蘿卜挑走。因為收購商除了挑顏色好看的,還要挑大小,像個頭太過細小的,收購商一概不要,挑剩下的紫色胡蘿卜,農戶們很難賣出去。而趙敏提出無論大小,全部都要,3天時間,農戶們就給趙敏送來了20多噸紫色胡蘿卜。
決定大規模收紫色胡蘿卜的時候,趙敏就已經想好了要把它們賣給誰。在洱源縣,紫色胡蘿卜不稀罕,也賣不上價,趙敏就盯上了外地市場,瞄準了中高端消費群體。
很多人是在去打市場的時候,才琢磨要把東西賣給誰,而趙敏卻認為創業要定位先行,選擇創業項目的時候,就得想清楚產品的定位和市場。根據定位,去琢磨消費者是什么樣的人群,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產品,因此趙敏給她的紫色胡蘿卜定了一個銷售的長度標準。
紫色胡蘿卜除了顏色鮮艷程度有差異、大小個頭也不同。為了進行標準化供給生產,趙敏制定了銷售的長度標準——12厘米。長度低于12厘米,太過細小的,趙敏就不賣了,白送給朋友喂豬。因為她認為,除了內在的營養價值,外在的賣相也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她還把紫色胡蘿卜的葉子和根須去掉,反復沖洗干凈讓消費者買回去就能直接加工。
此外,趙敏還在昆明考察了很多家大型超市,她發現這些連鎖超市規模大,客戶群體以中高端消費者為主,跟紫色胡蘿卜客戶定位吻合。趙敏便找到超市的負責人,拿出產品讓對方品嘗,紫色胡蘿卜獨特的外觀和口感,讓對方很感興趣從而接受訂單。趙敏認為走高端,不光是產品要好,還要讓客戶覺得買這個東西值這個錢,那么值這個錢要從哪些方面體現,那就是客戶的體驗感。好的體驗感,要從貨品品質和提供的服務方面有所體現。
在這里的超市,紫色胡蘿卜定價11.8元一斤。趙敏是白族姑娘,在超市做活動時,她專門穿上這樣的民族服裝,吸引消費者來品嘗紫色胡蘿卜。
除了跟超市的線下合作,趙敏還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她挑出品相好的紫色胡蘿卜,訂做了禮盒包裝,一盒放0.5公斤,有6根左右,一公斤賣23元,平均一根紫色胡蘿卜賣3.8元。
在網上賣貨,趙敏也堅持現挖現發,發貨前必須做3次品控,確??蛻羰盏降淖嫌裉}足夠新鮮、品質上乘,條條規整。
在趙敏的帶動下,洱源縣紫色胡蘿卜的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100多畝,擴大到了2018年的800多畝。種植紫玉蘿兩年來,趙敏幫助洱源縣的農民們增收480多萬元,幫59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擺脫了貧困。
在日常食物中尋找差異,進行重新定位并找尋最佳銷售平臺。趙敏讓家鄉的農貨走出大山,也讓富了家鄉百姓,推廣一道健康營養的自然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