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摘 要:寧陜縣以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全面提升服務發展能力為保障,突出抓基層、打基礎,強能力、促發展,在全縣農村基層組織中開展以“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為主要內容的“五星村”競賽活動,全面加強和提升農村各項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為客觀總結該縣“五星村”競賽工作做法成效,分析存在問題原因,提出可行性意見建議,筆者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形成本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寧陜縣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在全縣農村基層組織中開展“五星村”競賽活動,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基本情況
寧陜縣國土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7.4萬人,是革命老區縣、國家貧困縣、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和中辦定點扶貧縣。經過對象核實和數據清洗,全縣2014年以來,累計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476戶、11146人;有基層黨組織247個,其中,黨委22個,非公和社會組織黨支部12個,社區黨支部12個,農村黨支部68個,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119個,有黨員5124名。
二、措施及步驟
為切實發揮農村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寧陜縣在全縣農村基層組織中開展以“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為主要內容的“五星村”競賽活動,全面加強和提升農村各項工作。
1.精心組織領導,帶動同步提升
縣委成立“五星村”競賽活動委員會,下設五個競賽活動小組分別負責組織實施。競賽突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等5項重點工作,每年在全縣80個村(社區)中分別按15%-20%的比例,評選出“脫貧攻堅之星”“產業發展之星”“美麗鄉村之星”“鄉風文明之星”“基層黨建之星”。通過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樹立追趕超越的競爭意識,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縣農村各項工作整體上水平,實現基層黨建水平同步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同步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同步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提升,鄉風文明效果同步提升“五個同步提升”。
2.實施獎勵激勵,激發基層動力
對每次競賽上一顆星的村、縣委、縣政府授予星級獎牌一塊,給予所在村(社區)支書、村主任每月分別獎勵200元,文書、監委會主任每月分別獎勵150元。獎金從星級競賽授牌當月開始發放,連續發放6個月,期間受到紀律處分和其他原因離職的停發。授予“基層黨建之星”的村,對第一書記一次性獎勵1000元。授予“脫貧攻堅之星”的村,對駐村工作隊一次性獎勵2000元。“五星村”競賽活動納入到縣對鎮、駐村幫扶部門考核,嚴格運用“三項機制”,進行表彰獎勵。同時榮獲5顆星的村,縣委一次性獎勵項目資金50萬元;榮獲產業之星、美麗鄉村之星、脫貧攻堅之星的村,縣級相關部門優先安排相應的發展和建設項目。
3.突出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
充分發揮微信、網站等新聞媒介的作用,加大對競賽出的“五星村”的宣傳力度,在全縣營造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的生動局面和濃厚氛圍,為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強大正能量。
三、做法及成效
1.加強隊伍建設,夯實基礎強堡壘
以“五星村”競賽活動為統攬,全面筑牢村“兩委”換屆基礎,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實行“縣委抓統籌、鎮委抓安排、村委抓實施”的三級聯動機制,全縣11個鎮80個村(社區)共選舉產生“兩委”成員617名,選舉成功率達100%。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及時拉開新一屆村干部培訓帷幕。先后組織83名村支部書記及黨員華西村、江蘇金壇、山東膠州、四川成都等地進行了培訓。全縣村“兩委”班子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切實換出了新面貌、新氣象。
2.突出黨建引領,深化“黨建+”模式
江口鎮黨委以“支部強、環境美、鄉風好、經濟優、治安好”為創建目標開展“五星村”創建活動,深入推進“黨建+”系統思維,將競賽活動與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強了村級黨組織“造血功能”,推動了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同步推進。城關鎮搶抓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政策機遇,以“三變”改革、“黨支部+X+貧困戶”精準脫貧模式,發展特色產業,助推“五星村”創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產業、有園區、有特色的“三有”格局,建成了核桃、魔芋、林下中藥材、板栗等20余個產業園區,涌現出了濱海、長生、秦南、龍泉等50余個農業產業合作經濟組織。
3.加強督查考核,多措并舉促提升
五星村”競賽活動為全縣農村黨組織注入了新的動能,為各村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各村黨支部立足村情實際確定爭星目標,進一步突出黨建引領,在創星的過程中穩步推進工作全面發展。“寧陜黨建”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建落實看基層”欄目,將各鎮創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亮曬”;縣委成立專項督查組,對“五星村”競賽活動進行督查。8月底前,全縣第一批“五星村”競賽活動表彰大會已授予31個村48顆星。
4.推動鄉村振興,全面提升顯成效
以“五星村”創建競賽模式,讓各村工作系統化、指標化、條理化,實現“五個同步提升”。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首批評出基層黨建之星8個,海棠園村被評為“省級示范村”。脫貧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全縣板栗產業基地達到21萬畝,發展食用菌320萬袋,天麻種植面積0.65萬畝,豬苓種植1.4萬畝,魔芋種植面積19322畝,發展林麝養殖企業3家,發展梅花鹿養殖企業1家,中蜂養殖1.8萬箱。農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依據“八改四清四化”標準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群眾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不斷激發,充分發揮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等鄉賢作用,以模范榜樣的力量帶動,開展道德評議會80余場次,評出正面典型150余人,幫教轉化后進典型30余人。結合新民風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全縣已經形成“全域創建,戶戶爭星”的新常態,“五星村”競賽在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作用已經突顯出來。
四、存在問題
在開展“五星村”競賽中,我們看到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總體來看是堅強的、有戰斗力的,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為決戰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與此同時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問題仍然不少,亟須研究解決。
一是基層支部履職水平不高。少數村黨支部在黨員教育管理、黨組織作用發揮、各項制度執行存在打折扣現象,執行政策生搬硬套、組織黨員學習活動形式缺乏新意,導致參與組織活動黨員人數少,黨支部引領作用發揮不夠,基層組織組織力弱,戰斗堡壘作用未得到發揮。
二是少數黨員作用發揮不夠。農村年輕、有能力的富余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致使農村黨員隊伍“青黃不接”,組織生活難開展。有的農村黨員干部缺乏黨員意識;有的黨員觀念陳舊,帶頭致富能力不強,在群眾中威信不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
三是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強。有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落后,村級集體無經濟合作組織,遇到急需解決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問題束手無策,缺乏為群眾辦實事的物質基礎,村級組織話語權逐步減弱。有的村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素質不高、能力不強、極個別黨員還是貧困戶。
五、意見建議
1.強化學思踐悟,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持續深入抓好培訓,提升基層黨務工作者創造性推動工作的本領,堅持以“五星村”競賽為抓手,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
2.強化責任擔當,提高基層組織履職能力
加強基層黨組織工作調研,加大問題的研判破解力度。督促基層黨委落實好班子成員聯系包抓基層支部工作責任制;圍繞“星級”創建各項指標,督促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建立工作責任清單,對照清單逐項抓落實。
3.堅持標準底線,抓實各項制度落實
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等為重點,明確目標,督促對標抓落實;堅持每年分領域精心培育黨建示范點,通過示范引路帶動全面提質增效;不斷建立完善“五星村”競賽考核機制,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形成基層黨組織建設比學趕超的良好態勢,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