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寧

膳食結構和營養情況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高熱量、高脂肪、低膳食纖維的膳食方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防治心血管疾病,不妨多吃下列食物。
三文魚中富含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降血壓以及降低低密度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低密度膽固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壞膽固醇”,它會沉積在血管內壁,造成血管堵塞和硬化,危害心血管健康,而高密度膽固醇是我們俗稱的“好膽固醇”,它的存在能夠減少我們機體對低密度膽固醇的吸收,保護心血管健康。
除了三文魚之外,其他的一些魚類,如金槍魚,沙丁魚等都富含Omega-3脂肪酸,研究顯示每周吃2次以上的三文魚,能夠使心臟病發生風險降低30%。
堅果中含有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一樣具有降低身體對壞膽固醇吸收的作用。堅果中大量的膳食纖維也能夠促進機體對壞膽固醇的代謝。除此之外堅果也富含鉻和錳元素,鉻、錳和碘元素是維持心臟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微量元素,這些元素的缺乏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危害心血管健康。
菠菜中富含葉酸,醫學研究顯示,葉酸能夠促進血液中胱氨酸的代謝,胱氨酸水平過高會引起血管內皮的損傷,促進斑塊的形成,引起血管狹窄甚至閉塞,而服用葉酸能夠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降低25%。
纖維食物包括兩種,一種是可溶性的,一種是不可溶性的,這兩種食物都有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全谷類的食物中的纖維含量都非常豐富。
其中燕麥除了富含膳食纖維外,還富含有Omega-3脂肪酸、葉酸以及鉀元素,很多營養醫生給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營養處方都會有燕麥+香蕉這一高膳食搭配的早餐模式。
大豆類食物中含有人體內的必需氨基酸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這兩種物質都能夠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的代謝,保持心血管的通暢。而且豆類中富含鈣元素,鈣也同樣具有防止心臟動脈硬化、減少心肌梗塞發生風險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將豆子磨成豆漿當早餐喝,在做飯時,可將一部分的米飯換成豆類,也可用豆子做菜。
維生素C和E對改善心肌功能作用非常顯著,不可或缺。在日常生活的各種食物中,棗類、黃瓜、蘋果、橙子等蔬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而堅果、橄欖油、芝麻油等含有大量維生素E,可以將做菜的烹飪用油換成橄欖油,同時保證每日300克的水果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