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濤

【摘 要】 目的:觀察微創手術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我院收治的80創傷骨科患者分組研究,每組患者各40名,觀察組實施微創技術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對兩組治療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創口愈合時間、換藥次數等手術指標與乙組相比,均更有優勢。結論:微創技術具有創口小、恢復快等優勢,用于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效果理想,可促進患者傷口快速愈合,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 創傷骨科;微創技術;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66-01
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微創技術已經逐漸應用于外科手術過程中,相對于傳統手術治療,其主要優勢在于對患者造成較小的創傷和精準度較高,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本研究以80例創傷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微創技術及傳統治療措施在其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收集時間在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對象為我院收治的80例創傷骨科患者,將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19-53歲、平均(30.56±3.28)歲,肩關節創傷者16例、髖關節創傷者14例、膝關節創傷者10例;對照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0-54歲、平均(31.32±3.52)歲,肩關節創傷者17例、髖關節創傷者13例、膝關節創傷者10例。兩組資料經比較后,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以常規治療的治療方式,治療結束之后,記錄患者的身體有關數據,以便后續的試驗結果得出。觀察組的患者則采取微創技術進行微創手術,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支架的固定保護,一般在固定之后的12天內進行手術。在手術之前,準備好手術的專業設備以及手術用具,檢查設備的完好與否以及用具的齊全與否。在治療過程中,首先對患者進行全麻處理,將內窺鏡放入患者的肢體前側切口中,以便觀察患者的患處情況。仔細查看半月板前后、軟骨、交叉韌帶等部位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則可以對患者采用動力系統處理,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復位。為了防止感染和發炎,要確保整個手術過程中全程處于無菌的環境,如果患者的創傷處存在異物,則用鑷子取出,引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不能忽視,在這一環節中通常采用0.25%復方氯霉素地塞米松紗條。手術結束后用無菌棉墊給患者進行包扎,每隔兩天更換一次藥物,直到傷口愈合為止。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手術前中后要時刻觀測患者的身體數據,測量患者的基本身體指征。另外,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助治療,以親切的方式通俗易懂地為患者講述微創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護理步驟。使得患者能夠協助醫生,共同康復身體。排除患者的焦慮、不安、煩躁、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以免為患者的手術治療帶來阻礙。
1.3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一共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效果優、效果良和效果一般。優:術后無自覺疼痛感,活動正常,日常與生活不受到影響;良:術后偶爾存在疼痛感,活動范圍恢復較好,日常生活不會受到嚴重影響;差:術后傷口出現疼痛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需要到院再接受治療。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的所有數據分析和處理都應用SPSS19.0采用t檢驗和X2檢驗的方式,所有的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觀察組比對照組的傷口愈合更快,換藥次數也更少,但是腔內異物殘留稍多,見表1
2.2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遠遠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微創技術是目前醫學領域當中十分前沿的醫學治療技術,它的優點在于創傷小,對患者帶來的副作用少,且精準度極高。微創技術在骨科中的應用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微創理論,一個是微創技術。目前微創技術所帶來的便捷在醫學領域是有目共睹的,相比傳統的治療方式缺少固定系統,它能夠注重骨骼的生物學特性,幫助固定患者的患處。避免傷口恢復緩慢的情況發生,而且能夠有效的抑制并發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骨科外傷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現階段造成外傷的主要原因為車禍與工傷,以及老年人的意外損傷。微創主要指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對其造成最小的創傷,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治療過程中。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患者中的主要應用優勢為對患者造成較小的創傷,治療措施更精準,更好地保護軟組織并避免疤痕組織增生,對降低患者術中痛苦,縮短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有重要意義。創傷骨科傳統治療手段雖然穩定性高,但無法契合骨頭的生物特性,術后需較長時間康復且有多種并發癥發生。微創骨科主要由微創理念與微創技術組成,這需要良好的意識、操作與設備支持。傳統手術治療措施由于對患者造成創口較大,手術后傷口愈合較慢以及內部固定效果不好等原因,不僅增加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本文對兩種方式治療下患者資料進行前瞻性分析,從數據可知接受微創技術治療患者無論換藥頻率、康復時間以及活動恢復情況等均明顯優于常規手術治療。微創技術能夠控制術中患者失血量,降低對肌肉的損傷,確保術后關節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有利于關節功能恢復,在恢復期間不會感覺到明顯疼痛,而用藥頻率的減少也變相緩解了患者醫療經濟負擔,對于患者康復、術后生活而言,應用微創技術均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創傷骨科收治患者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能夠縮短手術治療時間,避免頻繁換藥可能帶來的不適以及經濟壓力,術后康復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民.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97-99
[2] 阿依達爾·佳力哈斯,巴依夏提·前曼,阿依娜孜·巴達力汗,等.經皮Yurt-bone縫合與開放微創手術治療急性跟腱斷裂的比較研究[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7,19(3):18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