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協強 沈建敏



摘要:能判斷微粒的空間構型是高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而讓該能力在解題中靈活發揮,除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對重點難點知識適當的理解,還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方法。
關鍵詞:雜化軌道;價層電子對;等電子體
文章編號:1008-0546(2019)06-0015-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6.004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掌握微??諉柦Y構是了解物質的極性、磁性、旋光性、溶解性、化學反應活潑性等性質的重要途徑。在高中化學選修《物質結構與性質》一書中主要介紹了三種解釋微??臻g結構的理論知識。分別是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及等電子體原理。
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生不能深入了解這三種理論,理性認識不足,且學生只熟悉一些常見微粒的結構、組成,當遇到較復雜的微粒,往往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通過與學生交流,發現學生主要是對這三種理論不能靈活應用,無法根據實際微粒的組成特點選用恰當的方法,更不能將這些理論整合使用。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將這三種理論的關系整合如下:中學化學中一般只涉及到sp、sp2、sp3三種雜化類型,其它較為復雜的雜化不需要掌握和了解。在書本中除碳、硼、鈹三種原子具體介紹了如何進行雜化,其它原子的雜化類型一般都是通過另外兩個理論來推測的,而不是通過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來推測微粒的空間構型。例如硫酸根離子,學生現有知識很難描述原子的成鍵形式或中心硫原子的雜化類型,而是通過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n=4)或等電子體理論(與CCI4互為等電子體)推測硫酸根離子為正四面體,從而確定硫原子是以sp3進行雜化的。
學生在用等電子體推測微??臻g結構可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種,同周期元素左右替換、同主族元素上下替換,電子一電荷互換法。但筆者認為有前兩種方法基本可以在中學化學中解決等電子體問題。例如SO42-,按照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圖2a),與之互為等電子體的是PO43-、CIO4-和SeO42-等微粒。與N3互為等電子體的可以是CO2、N2O、SCN-等常見微粒。這四種元素的位置關系如圖2b所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學生若要較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并能應用于解題,應鞏固基礎知識同時加強重點難點知識突破,在遇到相應題時,靈活機動,將三種理論有機結合,從而解出微??臻g構型這部分題目。
一、熟悉常見微粒,能用相應理論解釋其空間構型(如表1、2、3)
二、抓住重點難點,巧法解題
針對比較復雜的微粒中原子雜化類型的判斷,以碳原子的成鍵方式類比推知N、O等常見原子的雜化類型。
例如,在血紅素分子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雜化類型(圖4)。通過以上類比的方法也可推測其它同主族元素原子的雜化類型。例如S2CI2,其結構如圖5所示,我們發現分子中硫原子的成鍵形式和水分子中氧原子(sp3雜化)的成鍵形式類似,因此硫原子以sp3進行雜化的。
結構相對簡單的微粒,能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推測中心原子雜化類型(如下表4)。也可以通過歸納總結σ鍵與價層電子對數目的關系來推測中心原子雜化類型,不深入理解(如下表5)。我們還常結合價層電子對結構和配位原子數來推測微??臻g構型(如下表6)。
從表4中可以發現:價層電子對數目=雜化軌道數目。
從表5中可以發現:價層電子對數目=中心原子孤電子對數+σ鍵數目。
從表6可以看出,不能根據價層電子對直接推測微粒空間結構,必須考慮配位原子數目。也就是要有以下思考過程:價層電子對數→價層電子對結構→配位原子數微粒空間構型。
綜上所述,對于微粒的空間構型和原子雜化形式的判斷,學生必須要將三種理論有機整合,不能將三種理論完全割裂,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隨機應變,靈活應用合適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