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橋梁結構的元建模方法,通過動力特性評估分析,對有限的動力特性進行計算,對比分析形成的結構復雜程度,對橋梁結構進行設計要求分析。對比分析橋梁動力特性評估中的有限元仿真方法,通過建模分析判斷,確定設計的相關參數和標準價值。本文將針對橋梁整體設計要求,分析采用有限元仿真基礎,對動力特性評估內容進行分析,明確建模和方法,為設計人員提供必要有效的參考價值內容。
關鍵詞:橋梁結構;動力特性;仿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7.083
0 引言
橋梁設計有限元仿真方法應用廣泛,通過橋梁結構的設計,仿真模擬橋梁跨度結構,判斷橋梁設計中可能產生的誤差問題,對結構不合理,強度不足、耐久性差等因素進行分析。準確的判斷設計不規范的內容,對人員安全、橋梁結構安全、可靠性進行分析。從整體分析橋梁工程結構的實際仿真測算方法,尋求設計缺陷問題,加強有限元仿真對橋梁整體設計必要性水平的分析與判斷。
1 橋梁結構基本設計思路
橋梁結構設計中,需要對橋梁橫跨距離,橋全長,材料進行分析。采用準確的判斷標準,明確橋梁結構的主體,對橋板厚度,正交差異,上下板設置,鋼梁柱位置,延主橋梁縱向布局等內容進行分析。準確的判斷橋梁橡膠支架、橋面寬度,橋面鋪設情況,確定橋梁頂部設置的鋼骨架位置。
2 橋梁鋪裝計算的設計標準
按照橋梁動力的實際特性進行評估,分析動力參數,對動力特性進行指標評價分析,規范特定的區域范圍。按照計算標準,規范比值進行分析,明確具體的結構。按照自動振搗頻率和周期范圍,準確的判斷天橋整體參數范圍,盡可能的避免出現共振現象問題,加強橋梁整體結構的可靠水平和安全性水平。重視動力參數的規范設計。按照橋梁結構、動力特性進行準確的評估,明確橋梁結構特性標準,對橋梁模型進行系統判斷,制定有效符合模型設計的簡單力學模式方案。按照模型結構進行分析,輔助估算確定主桿系統模型內容。通過仿真確定模擬的結構,分析其具體的細節,判斷可能存在的誤差,確定鋼橋橫截面的尺寸標準。
準確的分析鋼結構尺寸標準,確定計算跨度,彈性、橫截面,依照具體的桿系統確定符合實際操作的模型標準。
3 有限元仿真的操作實現
3.1 鋼橋結構有限元模擬形式方案的判斷
依照橋結構建立有限元的模型,準確的計算全橋體系的動力標準,確定特性。根據鋼梁橋的主體標準,實施動力特性分析。鋼橋采用空間板殼的模擬方式,以更加準確的計算方式,判斷鋼橋結構的彈性,根據實際數據建立完整的有限元模型標準方案。
有限元模型鋼橋結構分析中,需要根據原始數據進行計算,改變傳統鋼支護模式,通過固定支架端口,確定混凝土、圍欄載荷的形式。按照有限元模型單元組合,明確實際精準計算的要求,判斷模型整體考慮的結構細節。通過混凝土、硬塑料風擋、骨架形式進行判斷,確定優化模擬的操作。
3.2 根據結構細節對鋼結構進行優化方案分析
按照有限元模型方案,判斷實際加鋪情況,調整混凝土模式比例。按照瀝青混凝土的實際空間實體情況,準確的判斷承載結構,充分考慮載荷形式比例關系。依照實際支護條件,做好支護座的標準判斷。橡膠支架需要做好橫向、縱向的剛度水平分析,充分利用模擬橡膠支座的情況,考慮風擋鋼骨架的抗彎折性,確定硬塑料風擋結構,彈性選配,厚度,保證其最優化結構形式。
3.3 有限元仿真的分析
有限元仿真模擬方案分析中,通過對不同情況的模擬判斷,確定最優對比關系。根據計算的形式和結果,準確的判斷初始模擬公式內功,推導出結果,確保最優化模擬與初始模擬的振搗關系。按照頻率差值進行分析,準確的判斷相關的影響因素,確定有效的影響比率關系。
根據橋梁結構振搗周期和頻率,分析影響的實際效果。充分考慮瀝青混凝土的鋪裝層,分析承載結構,加強橋梁的剛度,減少振動周期,增強支座橋梁的明顯作用。骨架風擋與硬塑料材料的實際風擋板,調整橋梁的振動作用。按照跨度、材質水平進行分析,判斷風擋鋼骨結構,明確承載的作用。分析剛度增強效果,不斷提升自動振搗頻率范圍,明確振動周期。
通過計算周期振動和有限元模擬的初步結構形式,以最優化的模擬相比其誤差范圍,明確實際結構標準,確定最優的設計任務內容。依照有限元模擬仿真與理論計算形式,明確檢驗的準確率和操作辦法,分析結構形式的復雜程度,建立明確的模擬橋梁設計工程實施辦法。
按照橋梁結構的有限元模型進行仿真優化,加強對整體承載結構細節的分析,判斷橋梁動力特性標準,明確實際的影響因素。從有限元仿真的相關數據內容上進行分析,明確試驗可行性方案。依照橋梁設計的整體思路,建立有效的模擬數據,充分考慮結構的細節標準,從橋梁結構入手,判斷強度水平,提高整體耐久度水平,完善設計整體形式和要素標準內容。
通過橋梁結構有限元的數據分析,判斷瀝青混凝土鋪裝層可能產生的影響,判斷橡膠支架的動力特性范圍。根據風擋、鋼骨架結構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明確實際計算過程中無法達到的設計標準要求。依照橋梁設計思路,對設計仿真實施操作,考慮結構材料的強度,對質量、剛度進行分析,充分避免可能產生的共振問題,建立有效的模式方法和計算標準,明確橋梁設計的參數。
4 結語
綜上所述,橋梁結構的特性評估過程中,需要分析橋梁有限元仿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對橋梁結構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仿真可以實現對預先設計的橋梁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判斷操作標準和實施辦法,對橋梁瀝青混凝土整體支撐進行判斷,確定操作標準和共振方式,調整橋梁的整體設計思路,確定強度和耐久性,調整振動周期,制定合理的剛度、質量條件管控。
參考文獻:
[1]賈明曉,連鑫.橋梁結構損傷識別方法及仿真綜述[J].科技風,2017(11).
[2]趙少杰,唐細彪,任偉新.橋梁事故的統計特征分析及安全風險防控原則[J].鐵道工程學報,2017(05).
作者簡介:欒大為(1987-),男,甘肅定西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結構有限元仿真、結構拓撲優化、焊接技術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