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貴,楊杜錄,魏立明,萬生炎,常風江
(1.甘肅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甘肅 蘭州 730030;2.白銀市平川區動物疾控中心,甘肅 白銀 730900;3.白銀雄興養殖有限公司,甘肅 白銀 730913)
肥羔肉是指羔羊30~60日齡斷奶,轉入強度育肥,4~6月齡體重達到30~35 kg屠宰所得羔羊肉。肥羔肉鮮嫩、多汁、易消化、氣味芳香,深受消費者青睞。甘肅是全國羔羊肉消費的大省,以“民勤草本羊肉”“東鄉手抓羊肉”“靖遠羊羔肉”“稼鴻甘草羊肉”馳名國內外,為借助知名品牌,做大做強做優隴原羊產業,甘肅省廣大深度貧困鄉鎮在脫貧攻堅戰中把羊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特色產業擺上議事日程,規模化引進湖羊投放貧困戶飼養,并以此作為母本開展肥羔肉生產。為提供一手材料,指導貧困地區羊產業可持續發展,筆者對甘肅省中北部2014年從江浙太湖流域引進飼養湖羊,并對其繁殖性能和早期生長發育進行了跟蹤測定。
平川區位于白銀市中部偏北,處東經104°24′~105°51′,北緯36°18′~37°00′之間,海拔1 347~2 858 m,年均溫度8.2 ℃,年太陽輻射量為147.3 Kcal/cm2,平均無霜期143 d。氣候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氣溫日差較大、降水少、干旱多風,其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物產,轄區羊羔肉、二毛裘皮、黑瓜籽、西甜瓜、大棗、核桃、干草等特產,質地優良、久負盛名,初步建成以糧油生產為基礎,西甜瓜、玉米制種、畜牧為特色的三大支柱產業。
測定羊為白銀市雄興養殖有限公司2014年從江浙太湖流域引進經選種選配純種繁育的湖羊后代。
測定于2016年12月-2017年9月,在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水泉村白銀市雄興養殖有限公司湖羊養殖場進行。
在養殖區8棟雙列式母羊舍中隨機抽取2、5、7號舍的基礎母羊作為測定對象,跟蹤統計2016年12月-2017年9月份基礎母羊繁殖性能相關技術指標;在測定基礎母羊繁殖性能的3列羊舍中隨機抽取7號羊舍,將其母羊所產羔羊作為測定羔羊初生重、斷奶重和4月齡體重的對象。初生重在羔羊出生后12 h內用臺秤稱其體重,羔羊60 d、4月齡時空腹稱其活重,并登記記錄。
磚混雙列式全封閉羊舍,每棟羊舍飼養基礎母羊100~150只,內部隔欄飼養,每欄飼養基礎母羊10~12只,舍外有1.5倍羊床面積的運動場。全年舍飼養殖,一日三次飼喂。基礎母羊日糧組成:懷孕前中期,玉米青貯料1 kg、苜蓿青干草0.5 kg、麩皮0.25 kg、精料0.25 kg;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玉米青貯料1 kg、苜蓿青干草0.5 kg、麩皮0.4 kg、精料0.4 kg。羔羊10日開口料誘食,每15 d增加25 g,60日齡斷奶,飼喂羔羊日糧。
母羊產羔數、死胎數、弱羔數、畸形數和難產數,羔羊斷奶成活數;羔羊初生重;2月齡斷奶重、日增重;4月齡體重和日增重。
通過2016年12月-2017年9月10個月共計2 475只繁殖母羊跟蹤統計,湖羊產羔率221.63%,其中單羔率19.06%、雙羔率46.69%、三羔率28.44%,四羔率6.05%;死胎率、弱羔率、畸形率、難產率分別為為4.82%、2.92%、0.53%、1.17%,羔羊斷奶成活率91.15%(詳見表1)。
從表2統計顯示,公母羔羊平均初生重單羔、雙羔、三羔分別為4.11 kg、3.34 kg和2.76 kg,單羔比雙羔、三羔分別高0.77 kg、1.35 kg,雙羔比三羔0.58 kg。
2月齡斷奶公母羔平均日增重204 g,其中單羔、雙羔、三羔分別為244 g、213 g和175 g;公羔單羔日增重258 g,分別高于雙羔、三羔40 g、76 g。出生4月齡日增重公母羔平均228 g,其中單羔、雙羔、三羔分別為253 g、231 g和213 g。(詳見表2。)

表1 2016年12月-2017年9月湖羊產羔率和產羔成活率統計
羔羊2月齡斷奶重公羔15.93 kg、母羔14.97 kg,公羔高于母羔0.96 kg;4月齡公母羔平均體重30.59 kg,其中公羔單羔、雙羔、三羔分別為34.48 kg、31.03 kg和28.36 kg。
年產羔數和成活率是決定肉羊生產效率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湖羊初產、經產母羊胎產羔221.63%。據管峰、石國慶等(2007)報道,湖羊平均產羔率228.9%[1],與本研究結果相同;繁殖母羊產羔率雖然低于小尾寒羊母羊1~5胎,平均產羔率為279.62%[2],但其雙羔、三羔占總產羔數的75.13%,高于小尾寒羊;死胎、畸形率湖羊5.35%,小尾寒羊7.77%[3],湖羊比小尾寒羊低2.42%。小尾寒羊出生活羔羊占出生羔羊總數的92.2%[3],而湖羊羔羊斷奶成活率91.15%,也就是說湖羊斷奶成活率與小尾寒羊羔羊初生成活率基本接近。據周勇、朱萬斌等(2016)報道,湖羊產四羔、五羔的高產母羊,產前截癱等產科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多。產羔數大于4時,羔羊繁殖成活率也明顯下降[4]。本研究也證明多胎母羊更應關注母羊胎產雙羔、三羔所占產羔數的比率,而不應把產羔率作為單一判斷標準。小尾寒羊、湖羊是國內外兩個著名多胎的綿羊品種,湖羊繁殖性能基本接近小尾寒羊,且有些指標優于小尾寒羊。
羔羊初生重是羔羊生產潛力的第一個指標,初生重具有中等的遺傳力0.3~0.4(C.V.Rosf 1989),據Lasl.ey(1978)報道,初生重與斷奶重的相關0.34,與120日齡遺傳相關0.33,當然,初生重并非越大越好[5]。據Cunningkan(1978)報道,3.5~4.5 kg初生羔羊成活率最高,5 kg以上和2 kg以下,死亡率增加[5]。湖羊初生重變化范圍在2~4.5 kg,不論是對保持初生羔羊有較高成活率,還是保證羔羊有較高的斷奶重和120日齡體重都是比較理想的品種。

表2 湖羊初生、斷奶、2月齡、4月齡活重及日增重
生長速度快是評價肉羊經濟性能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湖羊公母羔2月齡斷奶平均日增重204 g,其中公羔日增重210 g、母羔197 g。出生4月齡公母羔平均日增重228 g,其中公羔238 g、母羔217 g。公羔2月齡單羔、雙羔、三羔日增重分別為258 g、218 g和182 g;公羔2~4月齡單羔、雙羔、三羔日增重分別為285 g、261 g和271 g。從圖1生長曲線也可以看出,胎產三羔羔羊初生重較單羔、雙羔明顯低,但在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斷奶后4月齡時三羔日增重基本上接近單羔、雙羔。

圖1 湖羊所產公羊單羔、雙羔、三羔早期日增產
羔羊2月齡斷奶重公羔15.93 kg、母羔14.97 kg;4月齡公母羔平均活重30.59 kg,其中單羔、雙羔、三羔分別為34.48 kg、31.03 kg和28.36 kg。在良好的營養條件下,4月齡前羔羊生長發育較快。
跟蹤測定表明,湖羊在甘肅省中北部干旱地區有較好的繁殖性能好,其產羔率221.63%,其中雙羔率、三羔率高達75.13%,可與小尾寒羊相媲美,且斷奶羔羊成活率優于小尾寒羊,湖羊可以作為優秀多胎綿羊品種引進推廣,以加快貧困地區羊產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規模快速擴張的需求。但在生產上要充分發揮湖羊適齡母羊雙羔和多羔的種質遺傳潛力,即:對2~5胎年齡階段的經產母羊進行適時配種,盡量減少母羊空懷。
4月齡公母湖羊平均活重30.59 kg,其中公羔31.94 kg,單羔、雙羔、三羔分別為36.8 kg、32.23 kg和31.05 kg,達到市場上價位最高優質羔羊活體屠宰重規格,這一性狀不僅顯著高于地方灘羊、甘肅高山細毛羊等品種,而且與引進專用肉羊品種可以媲美。若在商品肉羊生產中,以湖羊為母本,選擇適當父本,進行雜交組合,配套羔羊早期斷奶、早期補飼、直線育肥,4~6月齡肥羔上市體重可達35 kg以上。湖羊可以作為肥羔生產的優秀母本品種加以引進推廣利用。
湖羊是世界上稀有的綿羊地方品種,以多胎、早熟、早期生長發育快、宜舍飼等優良性能而著名[6]。多胎、早熟、早期生長發育快,是以營養全面、良好的飼養管理為基礎的,越是高產的母羊對營養需求越高。因此,對湖羊養殖在營養、管理方面應與地方單胎品種要有所區別,其飼料營養不但要豐富全面、且要均衡,特別是要注意適當增加飼料中鈣磷及微量元素含量,以避免母羊產后癱瘓或羔羊軟骨癥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
一般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和零星分散養殖戶,飼養湖羊選留母羊,應以初產雙羔、經產生產2~3羔的母羊的健康后代為主,不應過分追求四羔、五羔等多胎母羊,胎產羔羊數過多,羔羊死亡率明顯增加,飼養管理條件跟不上,母羊哺乳期延長,影響下一生產周期,導致母羊、羔羊飼養成本明顯增加,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