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瑞士研究人員成功制造出一種功能強大、類似計算機的人體細胞,這種細胞最終可能被用來幫助監測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甚至對抗癌癥和其他疾病。
這種細胞的工作原理就像一臺計算機,可以改變基因特性的表達,利用Cas9蛋白的一種特殊變體來讀取RNA序列,然后打開或關閉基因表達,產生特定的蛋白質。雖然這種情況下的“技術”是生物性的,但它卻能高度模擬中央處理器(CPU)的功能,即細胞處理器可以根據期望的結果執行特定的操作。
通過控制“細胞計算機”的活動,研究人員不僅可以通過對某些化學過程或代謝產物的反應來識別人體內發生的事件,還可以幫助對這些事件做出反應。例如,如果某種生物標志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更長,那就可能表明癌癥正在轉移。然后,“生物計算機”就可以幫助鎖定目標腫瘤,并利用它的能力將其移除。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最新發現與其他生物計算機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強大的處理能力。這項技術的下一步將是添加一個多核處理器,它將能夠處理更復雜的命令和信息。
——新浪科技
印度研究人員日前成功用3D生物打印技術打印出人造皮膚,具有與天然人體皮膚相似的解剖學結構和生化特性等,將來可在化妝品、皮膚藥物等測試中廣泛應用。
人類皮膚主要分為由成纖維細胞等構成的真皮層以及由角質細胞和黑色素細胞等組成的表皮層。這兩層之間的連接形態是波浪狀的,它給表皮層提供機械支撐,使兩層相互粘在一起,以支持皮膚結構穩定。
印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采用3D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成功模擬上述波浪狀連接形態,用該模型每次可打印10層真皮和8層表皮人造皮膚。其中真皮層材料使用“生物墨水”與成纖維細胞等混合,表皮層材料使用“生物墨水”與角質細胞和黑色素細胞等混合。測試顯示,這種方式打印的人造皮膚可在長達3周內保持原有尺寸。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探索在3D打印出的皮膚上生長毛發的可能性。
——搜狐科技
近日,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塑料,名為聚二酮烯胺或PDK塑料,這種新型塑料可以降解到分子水平,能夠重復回收利用,轉化成其它顏色、形狀或形式不一的新材料。
目前使用的許多塑料中含有的化學物質能夠使塑料更具彈性,但這些化學物質也會使得塑料更難以被完全回收或循環利用。研究人員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使是“可回收”的塑料最終也只能進行填埋處理。而PDK塑料可能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將PDK塑料應用于紡織品、泡沫塑料以及3D打印等領域。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