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鳳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300)
自發性氣胸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患者內層膜破裂,外界氣體進入胸膜,肺葉與胸壁分離而形成積氣狀態。因為該病發病迅速,會對患者的呼吸系統與循環系統產生影響,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療。據臨床研究表明,針對該病采用導管引流方式治療效果良好,豬尾巴導管引流法與深靜脈導管引流法是臨床治療自發性氣胸的常見方法[1]。今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氣胸患者50例進行分析,對比豬尾巴導管與深靜脈導管在氣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來我院呼吸內科收治氣胸患者50例。患者均主訴存在胸悶、胸痛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經臨床相關診斷標準[2]得以確診。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其他器官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將所有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5例。觀察組男24例,女1例,年齡為17至82歲,平均年齡為(56.12±1.32)歲,氣胸位置中左側與右側分別有16例與9例,氣胸類型上閉合性、交通性、張力性分別有10例、9例、6例。對照組男21例,女4例,年齡為14至82歲,平均年齡為(60.56±2.09)歲,氣胸位置中左側與右側分別有15例與10例,氣胸類型上閉合性、交通性、張力性分別有11例、9例、5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中年齡、性別、氣胸位置、氣胸類型等均無顯著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深靜脈導管引流法。即常規消毒鋪巾,局部麻醉后穿刺,緣患者肋骨上邊緣穿刺點對胸腔刺破,將氣體回抽后在針尾位置加上導絲,利用擴張器將穿刺點處組織打開,順著導絲將深靜脈導管放入患者胸腔,拿出導絲并將氣體回抽,在導管位置正確之后合上滑動夾,將深靜脈導管尾部與封閉式引流水封瓶連接。
觀察組給予豬尾巴導管引流法,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針沿穿刺點垂直進針,有落空感后回抽有氣體后送入導絲,拔出穿刺針,用擴張管擴張穿刺處皮膚后,將豬尾巴導管沿導絲送入胸腔約10cm并妥善固定,豬尾巴導管外接引流管連接水封瓶,必要時予以調節合適負壓引流,加快肺的復張。
①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氣體完全吸收,胸部X線片表示肺部表現為完全復張狀態,無液氣胸與胸水;有效:肺部大面積復張且基本膨脹,肺壓縮程度不足10%;無效:氣體吸收無明顯跡象,肺壓縮程度高出10%,患者病情出現惡化,插管時間超出15d,引流期間需要長期負壓排氣。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復張時間與住院時間和引流時間。③不良事件主要是劇痛、皮下氣腫、管路堵塞、管路滑脫與血胸等。
本次研究特應用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數據資料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用卡方檢驗,若P<0.05,即證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較高,肺復張時間與住院時間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復張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復張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肺復張時間(d) 住院時間(d) 引流時間觀察組 25 3.6±0.7 7.5±0.8 15.54±4.12對照組 25 6.1±1.4 13.2±1.8 19.98±4.88 t 7.9859 14.4687 3.4760 P 0.0000 0.0000 0.0011
患者患上氣胸后無論呼吸系統還是循環系統都會受到影響,繼而引起患者出現組織缺氧事件,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針對該病,必須要及時對病灶給予排氣對癥處理。深靜脈導管閉式引流在過去臨床應用較為常見,但該方式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創傷以及較多的不良反應,另外因為管腔截面積較小,臨床上很容易出現管路堵塞及管路滑脫的事件[4]。
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發展,豬尾巴管道引流在氣胸患者的治療上應用廣泛。豬尾巴管道相比深靜脈導管具有管徑稍粗,而其尾端狀又似豬尾,難以脫落,能省略掉縫針固定的環節。豬尾巴管道引流具有微創化的特點,不僅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導管柔韌度較佳,導管在患者體內能夠自動軟化,能降低對患者身體帶來的刺激;另外豬尾巴導管管壁內側存在彎曲,并有側口開放,可以減少組織黏附,能夠有效降低管內壓力防止堵塞,避免終止引流情況的出現。不僅如此,豬尾巴導管引流中,可以借助影像學技術顯影,能保證對患者的病情實時監控,醫護人員還可以通過觀察導管表面的刻度來對導管深度進行調節。除此之外,術后豬尾巴管有專門配置的軟墊來對豬尾巴管進行固定,不僅可以固定外露管身不移動,而且軟墊還能降低外露管身對患者身體帶來的不適感[5]。對于氣胸患者,胸腔積液是肺水腫激增,導致患者肺循環負荷加重,在豬尾巴短管通氣中,患者的引流時間可以明顯縮短,并且豬尾巴管的引流方式操作簡單,穿刺的成功性極高,引流充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引流方法,進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現肺水腫復發,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較高,肺復張時間與住院時間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是因為豬尾巴管具有如上所說的幾點優勢,不僅操作便捷,而且效果顯著,患者身心舒適度得以提高,臨床依從性更有保證,不但降低了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而且還能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出院。
綜上所述,針對氣胸患者給予豬尾巴導管不僅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肺復張時間與住院時間、引流時間,而且還能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安全性高,操作簡單,臨床上推廣應用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