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東臺市中醫院 肺病科,江蘇 鹽城 224200)
慢性支氣管炎癥屬于一種長期、進行性疾病,患者因為氣管、支氣管黏膜以及周圍組織出現炎癥,出現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呼吸衰竭,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該病屬于慢性疾病,每年發作期間在3個月作用,病程較長,發病較為突然,并在發病期間容易出現感染,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需入院進行治療。但是因為長時間反復發作對氣道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治療的過程中配合科學的護理措施,對護理方法進行改進,提升護理質量,為患者的恢復創造更好的條件[1]。本文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人性化護理策略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詳細的研究結果如下:
以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間本院治療的94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以及患者要求進行分組,兩組采用例數相同的分組方式(常規組n=47,護理組n-47)。基礎的研究資料為:常規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在51-76歲,中線年齡為(62.25±3.17)歲,病程5-13年,中位病程(7.51±2.12);護理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范圍在50-77歲,中線年齡為(62.31±3.13)歲,病程5-12年,中位病程(7.55±2.16)。分別對兩組患者各項情況指標進行比較,兩組都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
常規組結合患者癥狀發展情況給予基本護理質量,包括藥物護理、呼吸道護理等。護理組則應用人性化護理策略,詳細過程包括:①慢性支氣管炎屬于慢性疾病,患者長時間、經常性的住院造成對治療的排斥,因此需加強對其心理護理,結合患者的不良情緒制定適宜情緒緩解方法,如患者出現煩躁等情況,可采用加強交流的方式對其心中的不良情緒進行梳理,逐漸將患者心中的不快情緒進行排解。如患者治療中配合度不足,則需要詳細將該病治療的必要性告知患者,逐漸建立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如患者較為悲觀,則需在治療中采用鼓勵的方式,逐漸改善患者悲觀情緒,建立治療信心[2]。②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對治療環境的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在治療的過程中對住院環境進行關注,消除和避免煙霧、粉塵等刺激性的氣體,保持住院環境的清新,定期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防止出現刺激性的咳嗽,加重患者的病情[3]。③在治療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將該病的發病原理、治療方法等詳細的告知患者,并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男性患者抽煙是引發該疾病的主要誘因,因此需指導患者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態度,囑咐患者采用科學的飲食,食用清淡的食物,并戒煙戒酒,采用健康的生活態度,減少疾病發作次數[4]。
不同組之間效果對比采用治療過程中咳嗽消失時間、影像學檢查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各項指標進行比較。
應用SPSS17.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x2檢驗,結果以P<0.05差異統計學意義。
護理組患者在各項化護理后臨床各項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x±s,d)
慢性支氣管炎因為長時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氣道以及肺部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需反復進入醫院進行治療,病情發展較為復雜,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因此需要對疾病進行更加科學的控制,在治療過程中配合規范化的護理措施,對治療中的各項問題進行完善,提升治療的整體質量[5]。
上文研究對比數據可以看出,護理組患者在各項化護理后臨床各項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P<0.05。詳細的原因包括:①人性化護理突出對患者的心理護理,通過心理護理措施的實施,可以對患者因為長期反復發病造成的不良情緒進行緩解,幫助患者建立更加積極的治療態度,從而提升治療的依從度。②治療的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生活規律的引導,幫助患者建立更加科學的生活方式,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提升自身免疫力,進而抵抗呼吸道出現的炎癥,降低疾病發生的次數,改善氣道功能,對于疾病的治療起到促進的作用,可盡快緩解病情,提升治療質量[6]。
綜上所述,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采用人性化的護理策略,可對患者的各項護理措施進行優化,改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為患者后期的治療提供更加理想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