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杰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湖北 武漢 430014)
消化性潰瘍是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間的常見消化系統疾病[1]消化性潰瘍又為消化道出血常見疾病,可發在各年齡階段,通常起病急易復發并且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故臨床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護理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2],本文就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中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意義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將我科室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以來所收治的82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41例)和人文組(4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與體重等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給予用藥、飲食等常規護理,人文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
(1)微笑服務。主動接待患者,與患者及家屬交談中保持耐心與微笑,及時消除或減輕患者的不安感,增強信任感。
(2)溫馨環境。為患者營造溫馨住院環境,如保持環境整潔,及時更換污染的衣物,被套等等。
(3)注重護患溝通。患者入院時主動介紹責任護士,管床醫生以及病區環境、醫院規章制度等,緩解患者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各項操作前做好解釋工作,減輕患者顧慮;與患者及家屬多溝通,注意患者心理狀態變化。
(4)發揮家庭作用。鼓勵和尋求家屬的協助,發揮監督患者用藥、飲食和休息活動等作用,多陪伴、鼓勵和疏導患者不良的情緒,使其能夠安心修養積極接受治療。
(5)健康宣教。與患者講解疾病有關知識,可以通過發放宣傳冊、設置宣傳欄、組織專題講座等多途徑的進行健康宣教。
(6)休息指導:潰瘍活動期與恢復期制定不同的作息表,由護士與家屬共同監督,保證患者既得到休息又滿足了一定的活動量。
(1)住院天數(2)滿意度;(3)遵醫用藥、遵醫飲食、遵醫休息與活動3項行為評分,每一項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遵醫性越高。
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護理工作滿意率行x2檢驗,遵醫用藥、遵醫飲食、遵醫休息與活動3項行為評分行t檢驗。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P低于0.05。
人文組患者滿意度顯著比常規組高。滿意率分別為82.92%和95.12%,比較后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病人滿意度對比圖
人文組遵醫用藥、遵醫飲食、遵醫休息與活動3項滿意評分顯著比常規組好,比較后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其中,人文組遵醫用藥(99.23±5.34)分、遵醫飲食(98.53±7.44)分、遵醫休息與活動(95.44±8.55)分;基礎組分別遵醫用藥(81.72±5.95)分、遵醫飲食(85.46±6.25)分、遵醫休息與活動(83.23±7.66)分。
人文關懷護理顯然已經成為現代護理需求發展的必然,它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以人為中心,減輕或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和面對疾病的無助感,以改善心理狀態和提升遵醫性為基礎開展各項護理工作,保持微笑、注重溝通、注重家屬的關懷協同作用等等,最大程度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將人文關懷應用到護理工作之中,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項權益,最大限度滿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滿意度,人性化服務提高了護理人員與病人的溝通技巧,培養了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的理念,增強了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病人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的程度,促時了疾病的康復,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真正讓病人感覺到醫院“以人為本”的理念,使病人得到了對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全方位的護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