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蓮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2)
人口壽命的不斷延長,導致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而股骨頸骨折患者多發生在老年人中,這兩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使股骨頸股折發病率不斷升高[1]。主要表現為:患病肢體會出現急性;髖部出現疼痛現象;腫脹;功能障礙等癥狀。筆者根據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應用的實驗主題,針對我院隨機抽取的56例患者展開分析對比,總結如下。
抽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間接受治療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56例,按照1:1比例隨機分到研究組與對照組中,研究組實施常規護理與臨床護理路徑結合的方式,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研究組中,有男14例,女14例,年齡為37~68歲(49.98±3.14)歲;對照組,男13例,女15例,年齡為38~67歲(50.12±1.48)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中有同質性,可進行對比研究(P>0.05)。
對照組股骨頸骨折患者使用常規模式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其基礎上就行進行臨床路徑護理。
(1)醫院相關人員成立骨科護理小組,針對單病種對護理小組成員展開培訓,加強醫護人員對病中的認知,更完善的對患者實施護理工作。護理人員每天定時檢查患者的身體指標,恢復程度和康復訓練。每一小組都不定時抽查,提高責任護士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2)醫生依據護理人員記錄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計劃,幫助患者更快康復。臨床護理依據時間框架進行的從入院當天一直到出院手續辦理完成后。患者出院之前,醫護人員針對患者情況對患者及家屬談話,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護理措施,藥物服用,宣傳教育,康復訓練,飲食指導,手術后并發癥的防御[2],幫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
(3)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時,醫改根據每日的小組內容和任務完成相關工作,工作完成之后,針對自己記錄的情況,能夠簡單審查一遍,發現任何錯誤及時改正,并針對每一項措施落實的程度和患者的情況有一個簡單的評價和分析。責任醫生和護士負責臨床護理路徑的培訓,展開和總結的工作。
對比研究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指標。護理滿意度依據我院的自制滿意度調查表來判定,總分100分,非常滿意:90~100,滿意60~90,不滿意0~60。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并發癥發生率=各種并發癥的發病例數總例數
使用 SPSS15.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以x2檢驗,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護理措施后,研究組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86%,但對照組明顯低于研究者組,僅為67.86%,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運用措施后,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8.57%,明顯高于研究組的7.14%,兩組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股骨頸股骨折是由于骨質疏松骨的強度下降和股骨頸上區滋養血管孔密布。臨床護理中較為常見的骨折一般都是由撞擊,跌打損傷等意外造成的,股骨頸骨折亦是如此[3]。股骨頸骨折患者患病之后會出現運動不便,肢體畸形,疼痛和股骨頭缺血壞死等較為常見的并發癥。
而臨床護理路徑指專門針對某一疾病建立起的一套較為標準化的治療模式和程序。臨床護理路徑的專業性決定了其權威性,能夠有計劃,有預見性地展開相關的工作,能夠幫助患者節省成本,節約開銷、提高華麗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通過提前制訂和計劃相關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計劃自預訂的時間段內完成,并達成計劃目標,使醫療資源充分有效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在治療前期便可以看到以后各期的護理計劃,有利于患者和家屬了解整個護理工作的開展和進行情況,患者可以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改善緊張的醫患關系。通過本次對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的分析與研究得出,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使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有較大的差異,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使股骨頸骨折患者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