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茜,黃 靜*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市立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2)
急診科是醫院進行急診和搶救的重要科室,在該科室治療的患者大多病情都比較嚴重和危急,在治療過程中存在極大的風險,護理干預作為臨床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在急診科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量非常大,且較繁瑣,加強細節化護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1]。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90例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和細節化護理管理,分析應用效果,現將具體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90例患者,采取奇偶數字方式進行分組,常規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1歲,平均年齡(47.9±3.6)歲,實驗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63歲,平均年齡(48.6±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以對比。
納入標準:(1)參與研究的90例患者均在急診科接受治療;(2)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簽訂研究同意書;(3)本次研究是在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進行[2]。
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嚴重功能障礙、器官組織疾病患者除外;(2)認知功能、自主行為能力缺乏患者除外[2]。
常規組實行常規護理管理,主要包括:護理計劃制定、護理計劃實施、以及護理工作總結等。
實驗組實施細節化護理管理,主要包括:(1)建立細節化護理管理理念,科室成立急診科細節化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負責人,組織所有護理人員召開急診科護理工作談論會,根據臨床護理經驗提出實際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找出護理工作中常被忽略的細節,針對風險、問題、細節進行談論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辦法,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護理工作,同時,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急診科護理工作的學習與培訓,幫助護理人員樹立細節化護理理念,提高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以及職業素養[3]。(2)強化細節化護理管理內容,包括急救藥品、醫療器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加強對急救藥物和醫療器械的管理工作,對其進行合理歸置,做好清點、記錄、消毒等工作,在工作交接和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對其數量進行審核,并做好準備工作,避免因缺乏藥物與器械耽誤急診治療。除此之外,科室要成立護理工作監控小組,通過不定時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并逐步健全與完善細節化護理管理制度,以此來提高護理質量[4]。
(1)觀察常規組與實驗組急診指標,包括:接診時間、搶救時間[5]。
(2)觀察常規組與實驗組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病區管理、護理安全,通過護理質量檢查評分表進行評定[6]。
(3)觀察常規組與實驗組護理滿意度,包括:特別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通過醫院自制急診科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特別滿意,60-89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特別滿意+一般滿意)÷45×100%。
通過SPSS24.0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其中,本次研究的計量資料為急診指標、護理質量,用(±s)形式表示,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為護理滿意度,用(%)形式表示,卡方進行檢驗,如果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接診時間與搶救時間均優于常規組,兩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常規組與實驗組急診指標對比(±s)

表1 常規組與實驗組急診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n) 接診時間(min) 搶救時間(min)常規組 45 4.09±1.53 50.68±4.71實驗組 45 2.15±1.24 43.47±2.36 t-- 6.608 9.181 P-- 0.000 0.000
實驗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比常規組高,兩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常規組與實驗組護理質量對比( ±s)

表2 常規組與實驗組護理質量對比( ±s)
組別 例數(n) 基礎護理 病區管理 護理安全常規組 45 82.26±3.41 80.14±3.16 79.63±3.37實驗組 45 90.15±3.68 91.23±3.49 91.52±3.85 t-- 10.550 15.801 15.589 P-- P<0.05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比常規組的80.00%高,兩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表3 常規組與實驗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急診科是急診病人入院治療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醫院的縮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體現著醫院的醫療水平,該科室中突發事件和突發情況比較多,極易發生諸多風險事件,且對治療和護理的要求都非常高,為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必須加強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7]。常規護理管理是一種比較機械化的護理管理模式,缺乏系統化和針對性,對護理工作的管理比較片面,而急診科護理工作量非常大,且相對較為復雜,常規護理管理很難滿足急診科護理工作管理要求[8]。細節化護理管理是一種全面且規范的護理管理模式,注重細節問題,能夠消除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死角,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及時、有效,護理細節環環相扣、嚴密不漏,其不僅是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同時也是維護護理安全的關鍵[9]。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細節化護理管理的實驗組接診時間與搶救時間均優于常規組,且實驗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也要明顯比常規組高,另外,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比常規組的80.00%高,兩組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細節化護理管理在急診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比較好。在實際護理工作中通過樹立細節化護理管理理念,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基礎知識、實踐技能、以及職業素養,使得護理工作更加的有效,而強化細節化護理管理內容,不僅能夠進一步規范護理流程和實際工作,還可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進而提升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急診科護理中應用細節化護理管理,既可以優化急診指標,又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應用效果和實踐價值非常高,值得在急診科護理中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