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指出:“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這句話詮釋了奮斗的時代內涵和意義,揭示了新時代人民實現美好生活的路徑。
奮斗始于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出版《烏托邦》一書,成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思想到實踐500年歷程的開端。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綱領《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將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洪流。從此,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成為共產黨人不懈奮斗之魂。時代不斷發展,形勢不斷變化,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用行動踐行并詮釋了共產主義信仰。從“墨汁的味道是甜的”的陳望道,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到“為百姓脫貧拼盡一生”的焦裕祿……正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斗創造,走過了艱辛而輝煌的歷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有情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滿懷自己的信仰與赤誠奮斗在農村最前線。
奮斗基于共產黨人不懈的改革創新。經過長期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這種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反映在農業和鄉村發展的滯后上。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體現在更滿意的收入上,這強烈的愿望正是村黨支部奮斗的動力。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這些年來,我所派駐的桓仁滿族自治縣黑溝鄉大川村黨支部以大梨樹村先進典型毛豐美同志為榜樣,全村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干、干給群眾看,終于使大川村大變樣。村集體成立了中草藥種植合作社,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零的突破。自合作社成立以來,40余戶村民紛紛以土地、資金入股,而群眾這種強烈的致富愿望正是大川村黨員干部拼搏奮進的不竭動力,迅速完成了從“不會干”到“會干”、從“不敢干”到“敢干”的思想轉變。
奮斗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面貌。“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奮斗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激發了我們的干勁。無數黨員奮斗的腳步永不停歇。鐘揚援藏16年,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院,但他卻堅守崗位,在內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鐘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學家”。奮斗的人生最幸福,奮斗的歷程最難忘。作為處在農村工作第一線、脫貧攻堅最前沿的扶貧干部,要以“時代楷模”鐘揚同志為榜樣,汲取新的精神力量。未來或許有亂云飛渡的艱難險阻,但我們更有中流擊水的自信從容。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勇于開拓、勇于奮斗,就一定會開創出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