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22日,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儀式在上交所交易大廳舉行。上午9時30分,隨著一聲鑼響,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新開設的納斯達克式的股票市場代表了中國力圖成為科技強國的最新嘗試。
投資熱情高漲
科創板鳴鑼開市后,首批25家企業普遍高開。截至收盤,25只科創板股票開市平均漲幅140.95%,平均價格70.8元,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其中安集科技漲幅超過400%,瀾起科技、心脈醫療、中微公司漲幅超過200%。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覆蓋集成電路、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電動車電池、高鐵供應商等各個領域。未來還有上百家企業等待科創板上市。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多只科創板個股漲幅翻倍,漲幅最高一只個股盤中漲幅超過500%,科創板首日平均換手率超過50%-70%,這顯示出投資者對于科創板的投資熱情很高。
盡管首日25只科創板股全部上漲,但由于前5日不設漲跌幅限制,25支股票波動幅度都相當巨大,多達11只最高價達到最低價的2倍以上。這樣大的日內波動幅度在A股市場很少見到。
“中國的納斯達克”
“中國‘納斯達克式股票市場開盤走高,投資者推動股價飆升,造就了幾位新的科技業億萬富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這樣評價道。CNN報道稱,中國希望科創板將幫助中國高科技企業利用好本國投資者持有的巨額財富,并吸引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全球領軍企業從紐約和香港的股市回歸。
“新成立的股票交易所與中國政府發展國內金融體系的總體努力相呼應,”美國CNBC網站22日稱,“目前該金融體系的國際影響力還遠比不上中國整體經濟的國際影響力。”報道特別強調,中國的現代股票市場存在還不到30年,而紐約證券交易所已經有超過200年的歷史。
“(在中國)我們可能會從基本上以貸款為基礎的融資轉型為更多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融資。”CNBC援引管理咨詢公司奧緯咨詢合伙人彼得·雷諾茲的觀點評價科創板的意義。盡管報道指出,作為“一場實驗”,從資本角度來看科創板的規模還相當小,且其目標目前限于中國國內投資者,但CNBC仍然認為,科創板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試點項目,其發展值得用于觀察中國股市的未來走勢。”
服務科技創新企業
“科創板的設立是成功的,”彭博社22日援引東北證券分析師的分析稱,“投資者的熱情很高,并且對開放交易有些迫不及待。”報道稱,這不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為小型企業開辟新的資本賽場,幾乎在10年前,中國在深圳創設創業板吸引創新型中小企業,并開出相對于滬深主板更為寬松的上市條件。彭博社分析稱,在中美貿易摩擦前景未測之際,中國希望憑借設立科創板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資渠道,以減少貿易戰對中國科技供應鏈的沖擊。
楊德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設立科創板有其必然性。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轉型升級,一批優秀的新興經濟公司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級公司,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果,但是中國投資者并沒有享受到。現在A股市場上主要市值的公司仍然是傳統行業的公司。設立科創板就是在大背景之下,適應了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也給投資者提供投資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