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婭

夏季皮膚瘙癢是一個困擾中老年人的話題,它是怎樣造成的,有沒有認識上的誤區,又該如何預防?為此,記者采訪了浙江醫院皮膚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吳小萍女士。希望通過專家的指點,對讀者們平安度夏有所幫助。
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哪些?
吳大夫: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一個感覺器官,富含高度特異性的感覺神經末梢,傳遞包括溫度覺、觸覺、振動覺、壓力覺、痛覺、癢覺等。而瘙癢是皮膚病的主要癥狀,來皮膚科就診的病人十有八九有瘙癢癥狀,而瘙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瘙癢是干性皮膚和60歲以上老年人的常見癥狀,在秋冬季節,空氣濕度下降,天氣寒冷,長時間待在暖氣或熱空調房間,使用電熱毯,使得皮膚的水分蒸發,皮膚越加干燥;沐浴時間過長、水溫過高(大于40攝氏度),用力搓皮膚,頻繁使用沐浴露或香皂,使得皮膚角質層損壞,皮膚障礙功能受損。當皮膚表面的PH值呈堿性化改變時,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內的保濕因子慢慢地減少,汗腺、皮脂分泌也逐漸減少,皮膚越干,瘙癢越重;另外的瘙癢見于過敏性皮膚病:急慢性蕁麻疹、染發皮炎、化妝品接觸性皮炎、濕疹等;再如一些原因不明的特發性局限性瘙癢,比如:肛周瘙癢癥。全身性疾病導致的瘙癢:肝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內臟腫瘤等,所以全身性頑固性瘙癢發生時,需要做全面的體格檢查。
皮膚瘙癢癥的治療要點?
吳大夫:瘙癢的治療要點首先是護膚,通過護膚瘙癢消失了,那么就不需要藥物治療。如果不能解決,就要在護膚的基礎上進行外用治療和(或)口服用藥。
皮膚瘙癢部位不同,用藥有哪些區別?
吳大夫:針對不同部位的瘙癢,外用藥的治療是有區別的。像眼瞼和肛周皮膚薄嫩的部位,我們往往使用溫和的外用藥,不可以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藥物,而手掌足底,皮膚較厚的地方,可以應用強效的外用制劑。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皮膚瘙癢?
吳大夫: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護膚,皮膚表面水分吸干后即刻使用護膚品,少用堿性的洗滌劑,不過度清潔皮膚,水溫不宜過高,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冬天不用電熱毯,空調房間放置加濕器,使空氣濕度保持恰當的狀態;有原發性疾病的,治療原發疾病。
皮膚瘙癢患者在護理和治療上有哪些誤區?
吳大夫:瘙癢其實不可以搔抓,越抓越癢,有些人會用熱水燙、鹽水或者醋洗,但這些都不對,一定記住凡是刺激皮膚的方法都不可取,要及時就醫。
在炎熱的夏季,皮膚瘙癢患者如何沐浴和使用空調?
吳大夫:根據皮膚的性狀,我們將它分為干性皮膚、中性皮膚、油性皮膚,干性皮膚和中性皮膚直接用清水沖洗,油性皮膚每日1次胸背部使用沐浴露即可,天氣過熱時出汗刺激皮膚也會引發瘙癢,當使用空調時,以免干燥,房間里可放一盆水。
沒有萬能的止癢藥,我們需要自覺改變不利皮膚的生活習慣,重視皮膚護理,嚴重者采取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