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怡
摘 要:隨著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企業內部培養和引入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將是國鐵企業未來管理層以及經理層的發展趨勢,而“講政治”因其重中之重的地位必將作為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的首要素質。本文從國鐵企業聘任“職業經理人”的設想,“講政治”是首要素質的原因分析,“講政治”的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講政治”;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首要素質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180
從2013年3月實行政企分開改革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開始,到2017年11月19日完成中國鐵路總公司所屬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工商變更登記,再到2019年1月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變更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歷時六年多的鐵路系統公司制改革還未完,2018年底中央就把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列為2019年度重點工作。從公司制改革升級到股份制改革,國鐵企業加速推進改革,其目的是為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而在這一過程中,“職業經理人”將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由于國鐵企業的特殊性,如同普通企業般直接從人才市場引入職業經理人是不現實的,而在企業內部培養和引入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將是國鐵企業未來管理層以及經理層的發展趨勢。“講政治”因其重中之重的地位也必將作為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的首要素質。
1 國鐵企業聘任“職業經理人”的設想
聘任“職業經理人”需要符合特定的條件,國鐵企業今已具備這些條件:
首先,職業經理人存在于一個所有權、法人財產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的企業中。鐵路通過公司制改制,實現出資人所有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在2013年,根據《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2013〕4號)的規定,中國鐵路總公司在所有權方面就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法人財產權來自于投資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出資人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職責,2017年11月鐵總所屬18個路局(集團公司)公司制改革的形式是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為依照《公司法》注冊、由總公司出資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以鐵路客貨運輸服務為主業,實行多元化經營。如今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儼然是一個所有權、法人財產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的企業。
其次,職業經理人承擔法人財產的保值增值責任,全面負責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對法人財產擁有絕對經營權和管理權的職業。原鐵道部從2013年執行《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到2017年鐵路總公司貫徹中央關于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提出鐵路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方案中,明確指出:鐵總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負責國家鐵路客貨運輸經營管理,承擔國家規定的公益性運輸,保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運輸和特運、專運、搶險救災運輸等任務;負責擬訂鐵路投資建設計劃,提出國家鐵路網建設和籌資方案建議;負責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管理建設項目;負責國家鐵路運輸安全,承擔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事項。總而言之,可以明確的是,鐵總對法人財產擁有絕對經營權和管理權,這也使國鐵企業聘任“職業經理人”成為可能。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可見央企的“職業經理人”承擔法人財產的保值增值的責任比其他行業更重。
再次,職業經理人是由企業在職業經理人市場(包括社會職業經理人市場和企業內部職業經理人市場)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權等為獲得報酬主要方式的職業化企業經營管理專家。國鐵企業因其行業的社會公益性和國家安全性,從企業內部聘任、培養經營管理專家更具可行性。
綜上所述,公司制改革后的國鐵企業已經越來越具備聘任“職業經理人”的環境。
2 “講政治”是首要素質的原因分析
在人類漫長的經濟發展史中,市場經濟被認為是資源配置效率最好的經濟體制。因此,世界各國發展經濟都想方設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正因為不斷強調市場的作用,潛移默化的各個方面也都被市場化、商品化的思維所影響,“政治”因素不由自主地被忽視。然而,全球化經濟的實踐證明,“政治”因素往往在關鍵時刻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國企業很多時候在國外一些項目上吃虧,或者由于政局不穩被套住,究其原因是這些企業把經濟活動只看成是一個單純的商業問題,而不懂得政治手腕。“講政治”是一個很微妙的概念。任何一個市場都不可能是絕對完全開放的市場,政治因素的影響其實非常大。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對外經貿中,任何國家在對待于本國有利的問題上,一般不會給別國設置障礙;反之,該國政府如果認為對其國家利益有所損害或有可能損害時,那么設置障礙就是必然的。我們以為美國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而實際上,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的歷史演變呈現“大趨勢+小周期”的顯著規律。從2011年開始對華為、中興發起337調查至今的多輪中美貿易談判都說明美國在經濟上是很“講政治”的。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說過:“改革,現代化科學技術,加上我們講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深入認識“講政治”的重要性,認識到這一點就能認識到“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就能認識到“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性,就能認識到“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性,就能認識到“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性,就能認識到“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重要性。
現如今的國鐵企業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視培養“講政治”的經營管理專家。曾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現任中國鐵路總公司董事長)陸東福始終強調:“按照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的要求,大力加強鐵路企業領導人員的能力建設。要把政治能力建設放在首位”。因此,未來國鐵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所具備的素質將是“講政治、懂法律、有思想、善經營”這樣的一個先后順序。
3 “講政治”的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務,那會成為迷失方向的經濟家和技術家,很危險”。可見“講政治”不僅僅只在政治領域里強調。分析“講政治”的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問題其實就是討論職業經理人“講政治”與“不講政治”有什么不一樣的問題?
早在2017年11月底鐵總黨組中心組舉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交通強國鐵路要先行》一文中強調:“……突出政治過硬和本領高強,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一支“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干部人才隊伍”。這就為國鐵企業的干部人才隊伍(包括未來的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而“講不講政治”直接會影響這個目標的實現。那么,“講了政治”的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會有什么不一樣呢?
首先,理想信念會不一樣。毛澤東同志說過“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是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實踐證明,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我們國家取得巨大成績的思想動力,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堅定這個理想信念。“講政治”的職業經理人的理想信念中就是要堅信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建設好國有企業。所以,在公司制改革中,國鐵企業堅持黨的領導表現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后,按照新的體制機制運行,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同時將黨委會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
其次,認識立場會不一樣。中國鐵路從誕生之日起就在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其核心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所以衡量國鐵企業提質增效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人民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這個認識和立場決定了國鐵企業某些時候是把經濟效益放在次要地位的。作為國鐵的職業經理人必須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通過經營管理的創新做到“治企、興企”。
第三,四個定力會不一樣。國鐵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特別是掌管巨大資源的經理人,同樣面臨著習總書記所說:“各種誘惑、算計都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四個定力”即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政治定力要求政治上清醒、政治上自信和政治上的判斷準確;紀律定力就是要遵守規則、嚴守紀律,弄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道德定力要求知德、尚德、踐德;抵腐定力指在腐敗面前意志堅定,不想腐、不愿腐。“四個定力”是國鐵職業經理人“講政治”的重要法寶。
深入思考,我們會發現,這三個“不一樣”正是國鐵企業職業經理人“講政治”,實現“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