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煜輝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教與育之間的脫節問題逐漸突出,學校、教師過分強調“教”的作用,而忽視了“育”的引導,從而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對此,本文結合漫畫專業漫畫角色設計課程基礎示范要求,從課堂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擇、課堂氛圍構建、創新理念滲透、設計實踐呈現等角度分析課堂實踐途徑,并探究學科育人理念的落實。
關鍵詞:學科育人;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堂實踐
0 引言
在漫畫專業的學科構建中,教與育應該是同一個整體,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教授過程中獲取知識,并在充滿人文關懷的育人環境中發展綜合素養。但是從目前漫畫角色設計課堂構建來看,教師通常將教學與育人分離開來,著重強調學生的漫畫角色設計技術技巧,對于學科中體現的創新理念、藝術特色、人文情感等缺乏深入挖掘,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專業素質發展。對此,教師應基于學科育人要求,對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堂進行創新與優化。
1 創新教學內容,體現學科育人特點
在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程構建中,教師應根據學科育人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設計。第一,注重課程的完整性。《漫畫角色設計基礎》課程包含藝術理論基礎、漫畫造型基礎等知識,在教學指導中,教師不僅要滲透基礎知識,還應該從思想道德、藝術修養、文化底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育,以實現對應用型漫畫人才的培育。第二,注重課程內容的有效銜接。漫畫角色設計課程中包含角色造型選擇、角色性格動作與表情、服裝與道具設計、角色轉面設計等,教師在基礎示范中,應注重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逐層遞進,實現對學生的科學培養。第三,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漫畫角色的設計強調原創,因此學生有很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因此,教師在課程內容設計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為學生的漫畫創作奠定基礎。
2 設計教學方法,做好設計基礎示范
傳統課堂講解方法強調知識灌輸與技術技巧的示范,學生在教師的安排下缺乏主動學習的機會,從而影響了其在漫畫角色設計中的個性發展。對此,在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堂上,教師應基于學科育人理念,創新探索有趣、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采取差異化的教學策略,針對學生知識積累、繪畫技巧、創新想法等方面的差異,設計不同的課堂任務,鼓勵學生在漫畫角色設計中展現自己的個性,并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點撥,引導學生不斷深入自主探究,也可以靈活采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營造生動直觀的課堂氛圍,并結合經典動漫角色分析,提升課堂講解效果。
3 增進課堂交流,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合作溝通能力成為衡量人才素養的重要標準。在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堂構建中,教師應構建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在漫畫角色設計任務的推動下,主動交流觀點、分享方案,形成更加完善的人物角色。例如,在“動態造型”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向各組學生提出了“刻畫運動過程中形象的瞬間動作”的學習任務。在任務探究中,各組學生一方面應從理論層面展開知識探究,理解關鍵環節動作與典型動作的捕捉過程,并配合漫畫角色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進行實踐設計,結合繪畫技巧形成對瞬間動作的刻畫。教師則根據各組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對其進行分析與評價,進而促進學生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 滲透創新理念,優化漫畫角色設計
培養創新人才是現代教育教學體系實現人才構建的基本要求,漫畫作為一門新興藝術,其對于創新的要求更加強烈。人物角色是漫畫的靈魂,如果一個角色設計缺乏新意,整個漫畫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失去立足的根基。因此,在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堂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例如,在“漫畫角色古代服裝表現”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我國傳統文化服飾,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鼓勵學生利用漫畫的設計手法對服飾進行設計,用服飾呈現人物的性格特點,讓人物更加豐滿、立體,提升漫畫角色設計效果。
5 注重實踐教學,做好作品展示評價
漫畫專業的實踐性極強,教師應根據學科育人的要求,跳出傳統教學“紙上談兵”的窠臼,利用學科優勢實現對學生實踐素養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實習實訓工作室,引導學生參與漫畫設計項目,結合項目要求,將課堂學習與實踐探索相融合,并利用漫畫市場的需求來檢驗學生漫畫角色的設計效果,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漫畫作品競賽,為其作品展示創造空間,使其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對角色設計的評價與反饋,幫助其深入了解并把握當前漫畫產業的發展趨勢。
6 結語
在漫畫角色設計基礎示范課堂構建中,教師應將課程開展與學科構建相結合,根據當前漫畫市場的發展需要,從理論知識、技術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育,進而實現學科育人的教育宗旨。
參考文獻:
[1] 陳旭輝,陳昆.漫畫角色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實踐[J].才智,2014(08):67.
[2] 陳旭輝,路現哪.激發漫畫角色設計課程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4(0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