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豐勇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已播各類農作物1400萬公頃,春播進度同比相當。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的農機化水平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農機總動力突破10億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8%,農機作業服務面積累計超過4億公頃次。春耕期間,全國已經裝備各類農機具2200萬臺(套)以上,陸續投入春耕生產,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升。
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的背后,有國家不斷對農機進行補貼,這些補貼也利于穩定農民購機預期和理性購機,利于農機市場的公平競爭。根據《2018年-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2019年最終確定農機的補貼范圍為15大類42個小類137個品目,最高補貼可達60萬元。具體包括耕整地機械、深松機、開溝機、起壟機等,具體種類,您在購置農機時,可以通過手機百度查詢這一農機是否在補貼的范圍內。而農機補貼的對象,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簡單地講,就是耕耘在田野上的對象。
關于農機購置補貼的申請部門,購機者可自主向當地農機化主管部門提出補貼資金申領事項;在補貼農機應具的資質方面,進口農機具已經正式納入農機補貼范圍,和國產機具一樣,具備獲得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證書、獲得農機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列入農機自愿性認證采信試點范圍,獲得農機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三個資質之一的,方可申請國家補貼。在農機補貼標準方面,一般補貼機具單機補貼額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100馬力以上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聯合收割機等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5萬元,而大型棉花采摘機最高可獲得單機60萬元的補貼額。
農機購置補貼是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的簡稱,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采取的重大措施,對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意義重大。從1998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后,我國加強領導,密切配合,通過科學調控,規范操作、嚴格管理,公平公正公開的確定補貼對象,有力的推動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穩定了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