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輝
【摘 要】為保證舞臺表演藝術的效果,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從表演藝術中展現的形體特征和音樂結構兩方面進行思考,分析舞臺表演藝術,以及融入形體特征與音樂結構后對表演效果的影響,并分別對形體特征、音樂結構進行思考,旨在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舞臺表演藝術;形體特征;音樂結構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8-0077-01
隨著表演藝術的發展,舞臺的表演者在演繹時更加重視其藝術特征,通過形體訓練,不僅可以提升氣質形象,而且還可增強藝術表演效果,這就需要在表演環節中加強對音樂結構的思考,以此來幫助表演者更好地將表演內容展現出來,提升舞臺藝術表演的感染力。
一、舞臺表演藝術
舞臺表演藝術,指的是由表演者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與表演內容相關的行動過程、語言臺詞、聲音和形體特征,而展現出來的舞臺人物形象藝術。這種藝術形式具有生動性、概括性、具體性和傾向性特征,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規律,并用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影響人們的心理和情感,以此來達到表演的目的。而在具體的表演過程中,演繹者為了提高藝術表演的效果,往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通常都是結合主體的需求,比如說,表演時會利用形體特征反映表演的內容,然后還會使用音樂來強化表演的效果,這樣有助于展現出舞臺表演藝術。
二、形體特征
(一)簡述
舞臺表演藝術的形體特征,主要展現在表演者的形體、形態,通過對相應形體特征的展現,可以將要表演的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地反映出來,提高了表演的整體效果。
(二)特點
表演者的形體特點,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目的性。表演者展現的形體姿態主要是為了反映出某種事物,形體的展現方式帶有某種目的。第二,與實際相聯系。舞臺表演者在展現某一形體特征時,可以從其表演的內容反映出人物形象的年齡段、性別和個人形等信息,并且展現出的事物主要來源于生活。第三,整體性。多數演員在進行表演時,會將整體都融入表演的環節中,通過對人物形象全身姿態的演繹,更好地展示了表演的內容[1]。
(三)展現方式
舞臺表演藝術中,形體的表現方式,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表演者的形體,即人體外形、身體均衡性、腿型、身高和曲線色等,借助不同的形體展現相應的人物形象,可以滿足舞臺表演對人物形象的需求。另一方面,指的是藝術表演者在表演環節展現的姿態。姿態的形成需要表演者身體各個部分相互配合這樣才能保證表演的效果。一般來說,表演者的姿態是后天形成的,與形體有著一定的差別,通過一定的練習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在練習的過程中,對形態的訓練要求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對于站立的姿態要求挺、直、高,要求在保證身體各個部分可以盡量舒展的前提下,滿足對姿態展現的基本要求。其次,在關于坐的儀態方面。要求坐姿端正、大方、舒展。最后,在練習走路的姿態時,要求使用腰部力量,并且要帶有一定的韻律感,這樣才能保證走路姿態的美感,對提高舞臺表演效果具有極大幫助。
(四)形體特征形成方式
在進行舞臺表演時,要想提高形態的展示效果,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形態聯系,進而實現對形體的有效控制。而在具體進行練習時,首先,應進行感知覺練習,通過對身體不同部位的感知覺練習,可以使表演者在表演時,提高對身體的控制效果,并使用正確的姿態進行演繹。其次,需要進行適當的形態練習,而練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基礎反向掌握練習、扶把姿態練習、表現力練習等,在練習結束后,表演者可以利用對細節形態的控制,將表演的內容更好地展現出來。最后,基本素質練習是提升形體控制水平的重要方式,在素質練習過程中,重點需要關注的是對人體柔韌、力量、協調方面的控制。
三、音樂結構
(一)定義
音樂的結構,主要指的組成音樂整體的各個部分,是附加在音符上的因素,通過對結構的利用,提高了音樂的完整性,便于表演者將音樂更好地演奏出來。而在舞臺藝術表演的過程中,適當地融合音樂元素,并合理的利用音樂結構,有助于強化舞臺演繹的效果。
(二)組成部分
音樂的結構是由多個因素構成的,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織體。一般來說,可以將織體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時間形式,這種形式也會被稱為是曲式,一部音樂作品不論其時間長短,都有屬于自己的結構形式,但不論是何種形式,都需要有時間的鋪展,才能掌握全部結構。另一種是空間形式。音樂屬于一種不可見的藝術形式,但通過借助視覺印象概念,可以在樂譜中看到。另外,感受音樂時,主要是利用聽覺,在特定的時間內感受不同的音樂層次,這樣就形成了對音樂的空間感受[2]。
第二,旋律。這是音樂形成的首要因素,一般指的是經過藝術加工和構思后形成的若干具有組織性和節奏性的序列。其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如節奏、調式、力度、節拍和音色表演方法,通過這些因素的結合,共同形成旋律。
第三,和聲。通常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音組成,并會根據一定的規律和發聲需求進行組合,從而形成和聲。
第四,音色。指的是通過不同聲音頻率,展現出來的聲音波形,不同物體展現出來的聲音波形有著一定的區別,在表演中使用適合的音色,可以提高藝術展示的視聽效果。
四、結論
總而言之,舞臺藝術表演者在演繹事物時,為了提高整體表演的效果,應在理解自身表演藝術的基礎上,對形體特征和音樂結構進行合理的思考,利用適合的形體特征進行藝術展示。同時,在表演中適當地融入音樂結構,提高表演的整體效果,可以為舞臺表演藝術欣賞者帶來良好的感受。
參考文獻:
[1]朱波,趙春萌.論表演的藝術形體與音樂選擇[J].福建茶葉,2016,38(6):132-133.
[2]向群.戲劇表演藝術對音樂舞臺表演的影響研究[J].當代音樂,2017,(2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