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
【摘 要】本篇闡述少兒舞蹈的獨特性,并從少兒舞蹈的特性來討論教師的培養方式。
【關鍵詞】少兒舞蹈;獨特性;培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8-0185-01
一、概念:什么是少兒舞蹈
少兒舞蹈是通過幼兒對美的感受、理解和創造,以培養兒童的審美情趣為目標,用生動的肢體語言促進兒童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世界觀,培養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水平。
二、少兒舞蹈教育的獨特性
(一)貼近孩子的年齡,符合孩子的特性
少兒舞蹈必須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為主體。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提高了。許多家長選擇了為孩子提供舞蹈教育。但如今很多培訓機構的想法過于功利,在培訓中注重對孩子舞蹈技能的訓練,卻忽視了孩子內心對舞蹈的感知力、審美能力的培養,少兒舞蹈變成和成人舞蹈一樣,重視技能,重視比賽,這種培訓形式不能夠讓孩子從內心培養對舞蹈的喜愛和感受,不利于兒童身心的發展,必須培養符合兒童身心特點的舞蹈,才是成功的少兒舞蹈教育。
(二)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少兒舞蹈的主題和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兒童通過對舞蹈的學習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觀察力,促進智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比如在舞蹈《小蜜蜂》中應注重培養孩子熱愛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比如小蜜蜂忙著采花蜜,要讓孩子體會到蜜蜂的辛勤勞作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讓孩子思考舞蹈如何創新,如何表現蜜蜂的勤勞和大自然的美好。讓孩子將美的東西深刻感受,融入孩子的心靈,表現孩子的活潑和歡樂。
(三)對少兒的美育教育
幼兒階段的美育教育很重要,讓兒童在舞蹈中感受精髓。比如在舞蹈《泥娃娃》的教學中,就可以往孩子感受到一個沒有人愛護的沒有家的泥娃娃,這個舞蹈使幼兒感受到有家的,有人愛護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泥娃娃多么可憐,需要人的關懷和愛護。所以在表演中讓孩子激發出他們對泥娃娃的關愛和同情心。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是培養兒童良好的個性,塑造完美人格,培養幼兒的審美力、同情心,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
(四)促進幼兒心理發展。
少兒心理是很重要的,通過舞蹈促進少兒心理的成長成為舞蹈教育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少兒舞蹈主要通過以下方面促進兒童心理的發展:
第一,幼兒舞蹈教育是以身心和諧的教育方式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第二,幼兒舞蹈教育是通過感覺器官及動作的訓練方式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第三,幼兒舞蹈教育是通過全腦教育的完善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第四,幼兒舞蹈教育是以良好的動作習慣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發展;第五,幼兒舞蹈教育是以審美運動的方式促進幼兒美好心靈的發展。
幼兒期的舞蹈教育促進幼兒身體各項功能的發育,而且促進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認知力、想象力和審美力。能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健康的個性。
三、培養幼兒舞蹈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
(一)要有正確的教學態度
在幼兒舞蹈教育工作中,教師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教育。少兒舞蹈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上課的時候語言要優美,肢體要活潑,對待少兒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上課時候心情愉快,對少兒的點滴進步給予表揚。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開發孩子身上的優點,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二)根據少兒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家庭背景進行因材施教。
每個家庭的各項因素都會對幼兒造成影響,如經濟條件、父母的文化素養等,根據幼兒不同的差異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能夠發揮幼兒的潛能,達到父母的期望。
大部分學舞蹈的都是女孩。因此教師應該避免在舞蹈教學中的性別歧視。在教學中要平等對待男孩和女孩。因為舞蹈教育的使命是無論男女,獲得對舞蹈的審美,塑造良好的形體和高尚的意志,擁有豐富的情感。還可以根據少兒的性別因材施教,充分發揮男孩在舞蹈教學中的獨特性,可以給男孩重新創新角色,進行創造性的塑造。
(三)避免幼兒舞蹈成人化。
根據某培訓機構的數據,絕大多數人的教師對幼兒的舞蹈教育有正確的認識,但仍有約 20%的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
近年來,在很多幼兒舞蹈表演中,很多小演員都能掌握很多高難度的舞蹈技巧,但這些技巧對少兒來講太成熟了。缺乏了少兒本身天真活潑的特點,而這些高難度的技巧用在很多比賽中就會下意識地誤導大家只會追求動作,而忘記了本身舞蹈所包含的感情和少兒舞蹈應該具有的特質。有些地方少兒舞蹈成人化,有的老師把已有的成人舞蹈稍加改動就對幼兒進行排練演出,這完全不利于少兒自身身心的發展。
總之,少兒舞蹈教師要根據少兒的特點因材施教,采用正確的培養方式,才能將我國的少兒舞蹈事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