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套多年前的單位福利分房,付過購房款。現在想賣房,但父親已經去世多年,爺爺奶奶也分別在父親去世前后去世了。現在需要提供的很多戶籍資料都無法提供了,如何才能繼續賣這套房子呢?
賣房首先考慮產權問題。如你所說,若該房已付購房款,產權應屬你父親所有,但不排除單位有部分產權的可能。由于你并未說明你父親是否持有房產證,建議你首先到房產局確認產權歸屬,如有爭議,與單位協商解決后再考慮賣房問題。戶籍資料可以向當地派出所、居委會調取。
在產權無爭議的前提下,該問題的法律焦點在于確認該房產的法定繼承人,房屋買賣需要全體繼承人配合辦理。根據《繼承法》第十條、第十三條的規定,遺產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
首先,該房屋的繼承人應當為你母親、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你奶奶。其次,你奶奶去世后,她本繼承的份額由她的子女繼承,包括你父親。根據《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你父親去世后,本應由他繼承的份額由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繼承。
綜上,該房屋上的繼承人是:你、你母親、你的兄弟姐妹、你奶奶的其他子女。如果要賣房,需要上述繼承人攜房產證、戶籍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當地派出所、居委會可開)、身份證、死者戶口注銷證明一并前往房產局簽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