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的飲食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化,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享受世界美食。我們正處在一個網絡最發達的時代,外賣業的發展驚人,食物加T烹飪的過程變得越來越不可見。
2017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的規模,較2016年增長19.1%,達到3.05億人,當時預計2018年將達到3.55億人。這意味著每四個國人中,至少就有一人點外賣。外賣已成為了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快速增加的外賣銷售數據背后, “叫外賣”這一現象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數據顯示,38.9%的用戶一周內使用外賣平臺的次數為3-7次,39.8%的用戶使用次數為1-2次。85%的用戶每周至少點一次外賣。其中,20-30歲的人群貢獻了65%的訂單量,35-45歲人群客單價最高,90后餐飲消費是80后的近兩倍。
2017年全國餐飲營收3.9萬億,在線餐廳880萬家,這也使得餐飲從業者一年內增加了700萬人。
外賣,甚至走入了百姓人家的年夜飯。2017年春節,美團外賣送出了十幾萬單年夜飯菜品,平均單價在幾百元左右。這說明,人們對外賣用餐的同有印象已發生了改變,從平價快餐盒飯到酒店大餐、豐儉由人。外賣正逐漸改變著餐飲的銷售模式,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按照現有增速,預計2020年外賣經濟的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
外賣的發展給食品的安全、營養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確實,外賣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是否是中國4600萬成人處于“肥胖”狀態,3億人處于“超重”狀態的重要原因?
“中國BMI大于28以上的人群現已突破1億,肥胖率已突破10%,其中城市成年人體重超重者已經突破40%。”(注:BMI即身體質量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它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是憑此定義肥胖或超重。成人的BMI數值如果低于18.5即為體重過輕,18.5-24.99為正常,25-28為超重,28-32屬于肥胖,而高于32則為重度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