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春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一大隊,廣東 廣州 510800)
船洞地區位于諸廣巖體(南部)南緣及呈東西向、北西向展布的燕山期巖漿巖帶與呈南北向展布的印支期巖漿巖帶交叉部位的企蕉巖漿活動中心,距諸廣巖體“7”字型拐彎部位極近。處在北東向長江斷陷帶與北東東向長江—城口斷陷帶交叉地段的區域北北東向塘洞~胡坑斷裂與北東東向黃溪水斷裂交匯部位。所處的區域地質構造位置對鈾成礦非常有利。

圖1 船洞地區地質略圖
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南部的犁頭咀一帶的低洼河流兩岸地段,出露面積較小,巖性主要為沖擊層,為砂質粘土、礫石等。
寒武系八村群(∈bc):主要分布在西南面的南蛇壩一帶,為一套淺海相類復理石碎屑巖建造,巖性為變質砂巖、炭板巖、粉砂巖夾頁巖,為巖體的主要侵入圍巖,含鈾量高5.8~8.8×10-6,金土壤化探底數為1.71×10-9,是富鈾、金老地層。自下而上可分為兩組:下組(?bca)為變質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圖1)、泥質板巖及粉砂巖夾頁巖,主要分布在油坑山斷裂和左虎斷裂兩側;上組(?bcb)為變質砂巖、粉砂巖夾面巖及條帶狀頁巖,出露于勘查區的中部。
八村群與花崗巖體接觸部位發育有熱變質形成的角巖,巖層破碎成較大的碎塊。
燕山早期花崗巖大面積出露,主要為第二階段中粒(部分中細粒)斑狀二云母花崗巖(2-3pmbγ52-2),其次是第一階段粗中粒斑狀黑云母花崗巖(1-2pbγ52-1)。前者大面積出露,呈巖基產出,是黑云母花崗巖經自變質作用的產物,鈾含量17×10-6,鈾浸出率18.4%,為363礦床圍巖。后者主要分布于勘查區北西部。
此外,勘查區南東面出露有加里東二、三階段(ηγ3、γδ2)33的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出露面積不大。以及燕山晚期花崗巖呈巖株、巖脈小面積分布或零星分布。主要有花崗斑巖(γπ53)、細粒二(白)云母花崗巖(3mbγ53)、輝綠巖(βμ)等巖株、巖脈。
褶皺構造:勘查區域巖體外帶發育的褶皺構造主要有恩口復向斜北東端,分布于勘查區西南角,出露面積不大。軸部為寒武系八村群中亞群,呈北北東向展布,北東部被對嶺頭斷裂所切,南西部延伸至勘查區外,兩翼地層為寒武系八村群下亞群。
斷裂構造:影響勘查區有多條斷裂構造,主要區域性大構造有塘洞-胡坑斷裂,對嶺頭斷裂,牛皮洞斷裂和黃溪水斷裂等,區內還分布次級小構造,北北西向(近南北向)構造組是363礦床主要的導礦、含礦構造,該組構造延伸至勘查區東部,延伸范圍約1 km。區內整體構造較發育。
根據勘查區內熱液活動生成礦物的組合關系,可分為五個階段:
①白色塊狀石英—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組合;②淺灰色微晶石英—粒狀黃鐵礦組合;③瀝青鈾礦—棕紅色微晶石英—黃鐵礦—赤鐵礦—絹云母組合;④瀝青鈾礦—紫紅色微晶石英—紫黑色螢石—黃鐵礦—黃銅礦組合;⑤方解石—淺色螢石—白色細粒石英組合。
其中第三組合是礦床的主要成礦階段,第四組合亦是成礦階段,若第三、四成礦組合迭加在一起可形成富礦石。
伴隨構造熱液活動產生的圍巖蝕變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赤鐵礦化和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白云母化。蝕變以硅化為中心、向外為赤鐵礦化、絹云母化,最外側為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白云母化等,蝕變帶寬度約6~10 m。其中礦化與硅化、絹云母化、赤鐵礦化關系密切,礦體賦存在強硅化和較強的絹云母化、赤鐵礦化組成的蝕變帶中。
勘查區處在閩贛后加里東隆起西南邊緣與湘、桂、粵北海西~印支拗陷的接觸部位。這種剛柔地塊的結合部,又是兩大區域構造的交匯區,可為構造巖漿活動和鈾成礦作用提供極為有利的條件。從區域上看,諸廣山復式巖體內部主要分布有鈾礦床,而船洞地區處于諸廣山復式巖體的內外接觸帶上,是尋找鈾礦的有利場所。
船洞地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寒武系八村群老地層,該地層是巖體的主要侵入圍巖,也是鈾成礦的礦源層。該地層鈾含量高(5.8~8.8×10-6),經重熔、改造、侵入形成巖體的物質來源,在其被改造成巖漿時,其中的鈾直接帶入巖漿形成富鈾巖體,可為鈾成礦提供豐富的物質來源。通過綜合分析,認為區內對嶺頭地段,巖體內外接觸帶附近鈾礦成礦潛力大。
船洞地區主要的巖體是為燕山早期的中細粒斑狀二云母花崗巖,是該區主要的含礦圍巖,亦為鄰區企嶺363礦床及棉花坑302礦床的主要成礦圍巖;船洞地區寒武系老地層(八村群)內也見有多個鈾礦點和鈾礦化異常點,該地層也是區內主要的富鈾巖層。地層內鈾礦化的巖性多為粒度細小的巖石,特別是含炭質成分和泥質成分高的巖石,如炭質板巖、泥質板巖、粉砂質板巖等。這些巖石硬度都不大,容易破碎,對鈾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船洞地區褶皺和構造都比較發育,特別是363礦床的北北東(近南北向)含礦構造延伸至勘查區內。其中,以黃溪水斷裂為主要導礦構造也延伸至勘查區內。區內斷裂構造較發育,是找鈾礦的前提條件。
且該區構造中鈾礦化異常主要受控于低序次低級別構造的裂隙構造,構造中很少有外來物質的侵入,主要表現為巖石有不同程度的破碎,且有棱角狀張性角礫巖出現。淺部礦化異常主要與雜色硅化、膠狀黃鐵礦化、紫黑色螢石化有關,構成了該地區以鈾—黃鐵礦、鈾—螢石及微晶石英為主的礦化類型。
綜上所述,船洞地區具有非常好的鈾成礦的區域地質背景、構造條件及巖體條件,熱液活動強烈,找礦標志明顯,具有一定的找礦潛力及成礦遠景,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有望實現找礦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