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琴

【摘 要】目的:對老年骨折術后患者采取運動療法結合物理治療,并分析其對術后療效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療養的50例老年骨折術后療養員,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術后采取運動療法;觀察組25例,在此基礎上,結合物理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VS84%)(P<0.05)。結論:對老年骨折術后患者采取運動療法結合物理治療可提高術后恢復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骨折術后;運動療法;物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2
老年人常伴有骨質疏松,骨折風險較高,且患者一旦發生骨折后,受其生理及代謝功能特點影響, 其恢復速度較慢,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如何盡快恢復其患肢功能已成為臨床治療的關鍵[1]。本文將對老年骨折術后患者采取運動療法結合物理治療,并分析其對術后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療養的50例老年骨折術后療養員。所有患者意識清楚,無其他嚴重軀體疾病。對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臨床資料不完整等患者已進行排除。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53~75歲,平均年齡(61±2.3)歲。對照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51~81歲,平均年齡(70.71±5.02)歲。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采取運動療法,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結合物理治療,具體方法:(1)運動療法:根據骨折部位指導患者進行肌力收縮鍛煉;非臥床期間,指導患者進行站立、行走練習;下肢骨折術后2w,練習下肢屈伸,指導患者使用拐杖行走;根據患者的肌力選擇訓練方式,0~1級時應以被動運動為主,2~3級時指導患者主動運動,≥4 級時指導患者抗阻力練習;根據骨折單或多關節、單或多方向確定運動治療方案;X線檢查生成大量骨痂后,可進行負重行走,但應囑咐患者在完全康復前避免劇烈運動。(2)物理治療:①紅外線照射療法:使用紅外線照射骨折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每次30min,每日1次;②超聲波療法:每次5min,每日1次,共10次;③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在骨痂形成階段進行直流電離子導入治療,促進骨折愈合,每次20min,每日1次。以上療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恢復期以功能鍛煉為主,并配合紅外線、超聲波、音頻治療。
1.3 評價標準[2]
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根據骨折部位康復情況、自理能力恢復情況、并發癥情況將臨床療效分為優、良、差3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1.0進行數據處理,療效等計數資料均使用(%)表示,采取X?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為100%,對照組為84%,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老年骨折患者術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研究發現,長期制動、缺乏運動可能引起肌肉萎縮或肌力下降[3]。開展功能性鍛煉后,可促進骨內血液循環及肌纖維收縮,可強化肌肉力量,避免發生肌肉萎縮。研究發現,骨折患者在手術固定治療后2個月左右,其肌容積會降低一半,6個月后,可能發生肌纖維變性,殘存肌纖維橫斷面可縮小43%以上。對患者采取運動療法可對骨折斷端產生良性刺激,可提高新生骨痂再塑性[4-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VS84%)(P<0.05),提示結合物理療法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單一運動療法。由于患者年齡較大,骨骼生長速度、新陳代謝較慢,術后極易發生嚴重的并發癥,且骨折愈合速度較慢。因此,對患者應用物理療法可通過導入小量直流電促進骨折愈合,其作用機制包括低氧、高堿、膜通透性提高,使局部血液循環、物質代謝均明顯改善,為骨折愈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以往有研究顯示[6],結合物理治療可縮短骨折愈合時間,防止肌肉萎縮及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肢功能恢復,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應注意的是,在治療后期,盡管骨痂已經形成,骨折端相對穩定,但尚存在輕微腫脹及疼痛,內固定未解除,肢體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應注意關節活動受限、軟組織粘連、陰冷天氣患肢不適等問題。綜上所述,對老年骨折術后患者采取運動療法結合物理治療可提高術后恢復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郭運嶺,李蕊,王雷.經皮椎體成形術聯合五禽戲運動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學信息,2019,32(01):119-121.
保文莉,邱良武,毛健宇.運動療法結合物理治療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術后療效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01):172-173.
許燕,王超,解敏,劉青,王芝.胸部物理治療管理在多發性肋骨骨折非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78-79.
王春光,李杰.中藥熏洗、外敷聯合物理治療閉合性骨折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2):74-75.
楊柳明.物理治療配合中藥熏洗治療骨折術后關節僵硬100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12):1083-1084.
劉輝,劉波,張鑫,路懷民,趙衛俠,敬竹子.關節粘連傳統松解術聯合運動療法治療下肢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J].中醫正骨,2013,25(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