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翠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系統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4例甲狀腺癌患者,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系統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7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31%,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6.31±2.52)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92±3.13)d,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97±3.9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4±6.05)分,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顯著,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提升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甲狀腺癌;系統護理干預;應用;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甲狀腺癌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甲狀腺惡性疾病,發病率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并且近年來受人們工作、生活等不良習慣的影響,發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趨勢發展,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危害[1]。目前,及時進行手術切除原發灶與轉移灶一直被作為甲狀腺癌患者治療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甲狀腺解剖結構復雜、血運豐富、周圍神經密布,并且手術范圍較大,患者極易發生多種手術并發癥,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同時也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延緩患者的康復,而全面、系統、周密的圍術期護理對于減少患者并發癥有著重要作用[2]。本次我院在52例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中實施系統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為給日后臨床中該類患者的護理提供參考,現將具體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4例甲狀腺癌患者,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8例,女34例,年齡范圍為35-61歲,平均年齡為(48.0±8.3)歲,乳頭狀癌38例、濾泡狀腺癌14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35例,年齡范圍為36-60歲,平均年齡為(48.0±7.9)歲,乳頭狀癌37例,濾泡狀腺癌15例。病例納入標準:①入院后經實驗室、影像學、病理學等綜合檢查確診,符合甲狀腺癌的臨床診斷與分型標準;②具有手術指征,并簽署手術同意書;③對本次研究之情,簽署之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機體其他系統嚴重功能障礙;(2)存在手術相關禁忌癥;(3)存在精神、認知障礙。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圍術期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具體包括健康教育、術前準備、術后并發癥處理、遵醫囑實施的相關護理等。
1.2.2 觀察組 本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系統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術前護理:術前護理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應態度溫和的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仔細向患者及其家講解甲狀腺癌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并可引用臨床中其他良好治療案例,消除患者的恐懼與緊張,同時認真傾聽患者主訴,耐心為其答疑解惑,消除患者顧慮,令其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工作,增強手術治療的信心;(2)術中護理:保持手術室溫濕度適宜,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手術環境,動作輕柔的協助患者進行麻醉與手術時舒適體位的擺放,并盡量減少軀體部位的暴露以保護患者隱私,手術過程中,嚴格按照手術室無菌操作要求,積極配合手術醫師,及時準確的完成各項醫囑,以為手術的成功提供有效支持,同時要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監護數據,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理。(3)術后護理:①加強基礎護理:術后早期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體位以保持呼吸道與引流通道暢通,同時要加強巡視,持續監測患者血壓、呼吸、脈搏等各項生命指標,并叮囑患者家屬,一旦出現異常需立即報告進行處理;②管道護理:護理人員要認真做好頸部腹壓引流的護理工作,確保引流暢通、牢靠固定引流管,同時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性質與量,如有異常,及時上報醫師妥善處理;③疼痛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疼痛評估,指導患者采用轉移法緩解疼痛,對于疼痛不可耐受者,排除異常后,可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④飲食護理:若患者無嚴重惡心嘔吐等癥狀,可在禁食期后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低磷含量類食物,加強營養以促進術后恢復;⑤并發癥護理:患者清醒后要正確評估患者聲音、進水情況,以及時發現喉返神經、喉上神經損傷。同時,密切觀察患者切口、呼吸等情況,積極做好防出血、抗感染護理,并要教會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及時協助患者進行排痰以確保呼吸道暢通,另外,要注意觀察或詢問患者面部、手足部是否存在針刺感、麻木感或強直感以盡早發現手足抽搐并發癥征兆,并給予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計分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分范圍為0-100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計量資料表示為(),用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例)、%(率),對%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7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31%,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觀察組住院時間為(6.31±2.52)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92±3.13)d,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97±3.9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4±6.05)分,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目前,手術治療仍被臨床中作為甲狀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該類手術具有范圍大、操作復雜等特點,往往會受患者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易發生多種手術并發癥,不僅影響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并且也會增加患者痛苦,延緩患者的康復[3]。因此,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有著重要意義。臨床中的常規護理模式多以患者疾病為中心,并且往往是實施被動性的護理,存在一定缺陷,進而無法獲得滿意的護理效果,而系統護理干預是一種全面、周密而優質的護理模式,貫穿患者手術全過程,不僅重視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并且針對可能影響手術成功以及引發并發癥、延緩患者康復的因素為患者提供主動性預防護理,從而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系統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在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各指標上均要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也進一步表明系統護理干預的在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有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系統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顯著,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提升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楊彥. 甲狀腺癌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5, 31(10): 109-110.
李萬霞. 甲狀腺癌48例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民康醫學. 2017, 29(18): 115-116.
陳曉楓. 系統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醫療裝備. 2017, 30(13): 6-7.
肖仕琪,彭虹彩,李春芝,等. 系統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手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 2018, 25(21):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