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燕

【摘 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160例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舒適度。結果: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25%、總舒適率為8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總舒適率為93.75%,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安全性及舒適度等方面的使用價值較大,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慢阻肺;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經過多年的研究,醫學上使用無創呼吸機對呼吸系統疾病實施治療,效果較好,且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但是,對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若治療不當或錯過治療時間,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質量[1]。在此情況下,對患者實施人性化的舒適護理,在硬軟件等方面均以患者為中心,可通過給予患者情感支持,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本文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研究舒適護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為分組依據,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8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齡在55-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9.13±3.41)歲;病程時間:患者最長病程為8年,最短病程為1年,平均病程時間為(5.4±0.9)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在54-80歲的區間之內,平均年齡為(68.47±3.29)歲;病程時間:患者最長病程為9年,最短病程為1年,平均病程時間為(5.2±0.7)年。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時間等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的護理措施,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在飲食、運動方面給予患者合理的建議,提醒患者按醫囑服藥。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主要措施為:第一,心理舒適護理;因呼吸機的影響,長期接受呼吸機治療的患者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不適感,再加上治療周期長、病情重、治療費用多等系列原因,會讓患者出現焦慮不安、悲觀失落等消極情緒。在此,護理人員可與患者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借助聽音樂、講故事等手段,及時解答患者疑惑,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降低心理負擔。同時,對患者呼吸道的異物進行清除,進一步提高患者呼吸的舒適度。第二,社會關懷;當患者的病情符合探視標準時,可提醒患者盡可能的多陪伴患者,并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感受到親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增強自身對疾病治療的信心與決心[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壓瘡、呼吸不暢和胸悶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借助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舒適度進行調查分析,總分為100分。其中,舒適度主要分為完全舒適、比較舒適和不舒適,分值>85分的為完全舒適、60-85分的為比較舒適、分值<59分的為不舒適。總舒適度=(完全舒適病例數+比較舒適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指標數據實施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對照組中,共有17例患者出現壓瘡、呼吸不暢和胸悶等不良反應,而觀察組中僅有4例患者出現上述情況,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舒適度分析?
對照組中,共有64例患者在治療期間表示舒適,總舒適率為80%,顯著低于觀察組的93.75%(75/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由于疾病影響,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會遭受多種不適折磨,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頭痛嗜睡、心律失常和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情況,影響人體機能的正常代謝,病情嚴重時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當慢阻肺患者出現呼吸異常時,要及時到醫院實施治療。有文獻表明,在對患者實施有效治療的同時,針對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方式,在提高患者舒適度與治療配合度方面,應用價值較大。隨著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和人們對護理質量的提高,“以人為本”的舒適護理逐漸獲得醫學人士及患者家屬的認可。通過對治療環境的調節、心理壓力的舒緩,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舒緩其在治療期間的不良情緒,提高病患的舒適程度。根據本文的結果得知,80例觀察組中,僅有4例患者出現壓瘡、呼吸不暢和胸悶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1.25%,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的總舒適率為93.75%,對照組為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安全性與患者的舒適度均較高,臨床上值得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舒適護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6):1132-1133.
孟凡云.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作用評價[J]. 黑龍江醫藥, 2018, 31(2):46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