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敏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2
糖尿病作為一類典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功能減退引起機體代謝出現紊亂。糖尿病足主要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肢端缺血引起神經病變和感染,從而引起足部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
1 糖尿病足的預防措施
1.1 評估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
首先,注意觀察糖尿病患者皮膚情況,詢問患者是否具有足部潰瘍病史;然后評估患者是否存在神經病變癥狀,包含患者足部感覺、足部痛覺減退、消失等癥狀;最后觀察患者神經病變的特征,包含壓力點的皮膚增厚、肌肉萎縮、足發熱等等。
1.2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
一些患者因為經濟水平、文化程度以及年齡等因素限制,缺乏對糖尿病足危害的深刻認知,以至于當出現糖尿病足時未第一時間到醫院接受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因此要想達到預防糖尿病足的目的,關鍵在于健康教育,因此醫務人員應該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教育的內容除了應該包含糖尿病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包含糖尿病足的危害性,預防方法等等,從而幫助患者提升其自我防護能力,提高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同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從而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內容,另外提醒患者定期到醫院接受復查,從而達到糖尿病足的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1]。
1.3 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提醒糖尿病患者戒煙限酒,主要是因為吸煙、飲酒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降低了血液流動速度,加重了動脈硬化,引起末梢血管明顯收縮,進一步加重足部缺血癥狀。因此告知患者戒煙限酒的重要性。另外,還應該提醒患者堅持運動鍛煉,以初見血液循環,減輕雙腳的壓力,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散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建議糖尿病患者多做腿部運動和足部按摩等,從而改善下肢循環,增強肌肉的強度。
1.4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要想預防糖尿病足,關鍵在于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是因為長期處于較高血糖水平會引起周圍神經營養障礙而發生變形。臨床研究指出:糖尿病足潰瘍形成并截肢的最主要誘因便是血糖控制不佳和反復損傷,其中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率比血糖范圍正常的患者截肢率高2倍。另外,若血糖控制不良會對不利于傷口的愈合,主要原因是當血糖水平升高時,會導致中性粒細胞和吞噬細胞功能被損壞,導致轉移因素無法響應的增加,影響了傷口的愈合。所以,應當定期監測患者血糖水平,根據血糖水平對用藥的種類和劑量予以調整,為了提升血糖的控制效果,還可以應用胰島素泵治療,從而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
1.5 解除足部受壓因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其足部的皮膚層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發生改變,引起組織增厚、變硬,影響了關節活動度,從而容易導致足部受壓發生潰瘍,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應提醒其控制體重并選擇合適的鞋子,應該多臥床休息,避免長時間行走。必要時患者可以借助步行工具,從而保證逐步休息時間的充足,并將下肢抬高,以促進血液循環。
2 糖尿病足的護理新要點
2.1 心理護理
對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其大部分患者體質較差,再加上創面潰瘍難以愈合,病程反復發作,特別是對一些并且嚴重需要截肢的患者,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又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進一步釋放兒茶酚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引起全身小動脈收縮,血壓增加,進一步促進胰高血糖素釋放,引起血糖水平升高,進一步加重了病情。因此針對糖尿病足患者,必須重視其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現狀等實施針對性心理干預,幫助他們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從而促進疾病的控制和轉歸。
2.2 足部護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合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由于其失去了感覺,因此容易遭受傷害。感覺缺失乃嚴重神經病變的信號,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注意保護好足部,以免發生不良結局。針對針對糖尿病足患者,應該做好足部的護理,主要包含:提醒患者不能赤腳行走;不能使用熱水或者加熱設備泡腳;養成每日檢查足部的習慣,使用鏡子對足底檢查;養成每日洗腳的習慣,洗完腳后用干凈的毛巾擦干腳趾間;定期擦拭潤滑油,以防皮膚龜裂;選擇棉質、柔軟的襪子和舒適的鞋子[2]。對于足部已經出現潰瘍的患者,醫護人員一定要定期為其清潔、消毒潰瘍創面;若創面存在感染,須根據患者癥狀及時將足部壞死組織去除, 定時換藥,可在創面滴加適當的胰島素注射液,并用浸透消炎液的無菌紗布濕敷在創面上后進行包扎固定。
2.3 飲食護理
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飲食應以低脂、低鹽、低熱量的清淡飲食為主。要注意控制患者飲食的總熱量,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以及患者的標準體重水平和勞動強度計算其每日的攝入的總能量水平。糖尿病足患者應當禁食燒烤、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足飲食控制應該遵循循序漸進,提醒患者少食多餐,定時定量,保證飲食平衡和食物種類多樣性,多食用新鮮蔬菜、粗糧豆類以及糖分低的水果,并注意多飲水。
2.4 運動護理
通過適當運動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適當運動不僅可使患者的體質得到增強,而且還有助于患者消耗體內的糖物質及改善血液循環,進而實現血糖降低、使糖尿病足的病癥得到緩解。因此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向糖尿病足患者及其家屬宣傳適當運動的重要性,使患者充分認識到運動對病情緩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結合糖尿病患者身體狀況、既往運動經驗、有氧代謝,確定患者每次運動的時間控制在30~45min即可,運動強度保證患者在運動中無心慌或者氣喘,微汗、自覺無疲勞為宜。并提醒患者家屬在患者運動是應該陪同,可組織社區患者集體參加體能鍛煉,體能鍛煉中互相照應,為避免出現意外[3]。提醒患者在運動時應該穿著寬松的衣服,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在運動過程中注意保持身體的平衡,以免發生運動損傷,在運動過程中如果患者自我感覺疲勞或者存在明顯低血糖、血糖水平波動大時,需要暫停運動。
3 小結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患者長期神經和血管病變的結果,針對糖尿病足,關鍵在于預防,在預防的基礎上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和病情有針對性實施護理干預,從而控制糖尿病足的發展,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