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青 龍曉秋 唐雪萍

【摘 要】成立品管圈小組,以“提高院前急救出診箱規范率”為活動主題開展活動。通過現狀調查發現,出診箱內藥品標識不清、出診箱內器材損壞、器材完好率未達100%為改善重點,解析真因為攜帶物資過多、出診箱材質較硬、紙質標簽易損壞、固定帶磨損。擬定對策并實施,使院前急救出診箱規范率從65.50%提高至100%。
【關鍵詞】 品管圈 院前急救 出診箱
【中圖分類號】R19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1 主題選定
通過全體圈員討論,采用共識標準法,從領導重視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5個維度進行評價。根據評價分數排序選定本期活動主題為:提高院前急救出診箱規范率。
名詞定義:出診箱規范是指出診箱內藥物、物資有序管理,在使用效期內,物資齊全,設備完好,日常管理維護規范。
衡量指標:出診箱規范率=出診箱規范例數/出診箱檢查總例數×100%。其中檢查頻次為每周對急診科所有出診箱普查1次。檢查標準參考《2014年四川省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中《搶救車管理質量評價標準》制定。
選題背景:胡華芳[1]-[4]等人表述出診物資數量差錯、品質外觀不達標、效期管理不達標為出診箱常見的安全隱患,且造成急診醫療事故的急診行為主要有:醫方違反規定,未將搶救藥品及器材準備妥善,致使急診延誤或錯誤。
2 活動計劃擬定
結合醫院品管圈管理小組建議和實際工作情況,擬定活動計劃,活動周期為一年。
3 現狀把握
通過梳理急診科出診箱物資管理流程和急診科出診箱使用流程,參考《2014年四川省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制定《出診箱管理評價標準》,2018年5月每周對全科出診箱進行普查1次,得出改善重點為出診箱內藥品標識不清、出診箱內器材損壞、器材完好率未達100%。
4 目標設定
目標值=現況值+(標準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員能力=62.50%+(100%-62.50%)×74.03%×76.0%=83.60%
5 解析
首先圈員們通過頭腦風暴、繪制魚骨圖查找出診箱內藥品標識不清、出診箱內器材損壞、器材完好率未達100%的原因,再通過要因評價表得出要因,最后針對要因制定查檢表,進行現場查檢,得出真因為攜帶物資過多、出診箱材質較硬、紙質標簽易損壞、固定帶磨損。
6 對策擬定
對策擬定前,圈員通過查閱文獻、德爾菲法等方式做好對策擬定資料準備,再通過頭腦風暴,并從可行性、經濟心、效益性三個維度進行評價,20/80原則確定對策方案后,最后整合為精簡出診箱物資、設計使用便攜式急救箱、增加安瓿瓶標識保護膜。
7 對策實施與檢討
對策一:精簡出診箱物資,對策內容為依據最佳證據確定出診物資、調研急診物資使用情況、修改出診箱物資定置圖、培訓出診箱物資并考核。對策二:設計使用便攜式急救箱,對策內容為依據最佳證據,即“出診箱材質防水耐磨,分區合理,物品放置規范,有助于提高抗毀能力”確定出診物資設計急救箱改良方案、在科內廣泛征集制作建議,制作改良出診箱后開展實驗,檢驗效果。對策三:增加安瓿瓶標識保護膜,對策內容為依據最佳證據確定封口膠在安瓿的粘貼方法、開展實驗,檢驗效果。每項對策分期獨立實施,并單獨檢查效果,均表明對策有效,可進行標準化。
8 效果確認
改善前后,分別查檢40例出診箱,院前急救出診箱規范率提高至100%,目標達成率100.00% ,進步率為54.20%.無形成果方面,圈員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幅度最大。
9 標準化
制定了2項標準作業書,包括《急診科改良式出診包管理制度》、《急診科出診包物資設置卡》
10 檢討與改進
參考文獻
胡華芳,吳雪,覃曉波,許莎.運用品管圈降低120出診箱物品、藥品缺陷率的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1):180-181.
趙紅.品管圈活動在規范院前急救出診箱管理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49):268-269.
張文容,鄧鴻雪,黃曉容.品管圈對降低120出診箱差件率的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3,26(30):697-698.
姚雪芬,李愛霞,徐芬.急救藥品與器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療養醫學,2009,18(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