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華 劉勤 徐莉蓉
【中圖分類號】R248.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新生兒哭鬧是表達感覺和要求的一種方式,饑餓時要吃,尿布濕了要換,過熱或過冷要更衣,無事時可能要發(fā)音,這是正常的要求,屬于生理現(xiàn)象,這種哭鬧音調一般不是很高。如果是對不舒適和對疼痛的表達,哭聲是響亮,有力的,還是尖聲,高調的。
一 生理性哭鬧
1 喂養(yǎng)不當,應考慮饑餓等情況。
2 照顧不周,室溫冷暖,包裹厚薄,光線強弱;環(huán)境噪雜,尿布浸濕后未及時更換。
3 活動不足,新生兒除了吃和睡也要有一定的活動來散發(fā)能量,整天捆綁著孩子因無法活動也會哭鬧。
4 入睡時哭,有些嬰兒入睡前也會哭鬧,這種哭聲比較低,雙目時睜時閉,哭聲斷斷續(xù)續(xù),中止哭鬧即入睡。
5 便時哭鬧,伴面部漲紅或用力動作。
6 帶有意向性要求的啼哭,這種以企盼達到某一目的的啼哭,其哭聲忽大忽小,呈間歇性,或伴有蹬腳、挺胸、搖頭、就地打滾及干嚎怪叫的行為,若無人理睬,其哭聲即漸漸轉弱而停止。這種有意識的哭喊,多見于1歲以上的幼兒。
二 病理性原因
1 如精神不佳表現(xiàn)嗜睡或煩躁。不愛吃奶甚至拒乳;體溫不升或發(fā)熱,呼吸困難;嘔吐或腹脹。其次檢查一下全身狀況看臍部是否發(fā)炎,身上是否有小膿包,四肢運動是否正常。
2 感冒時鼻腔堵塞 ?新生兒一般用鼻呼吸,鼻塞時只能用口呼吸,因不習慣,出現(xiàn)不安,待哺乳時需要閉口更無法呼吸,只能放棄奶頭大聲啼哭。可在喂奶前1-2分鐘用生理鹽水滴鼻,沖洗出分泌物后再喂。
3 尿布皮炎 ?皮膚的皺褶處發(fā)生糜爛或大小便浸濕的尿布未及時更換引起尿布皮炎,常是新生兒哭鬧的原因。因此平時要保持嬰兒皺褶處的干燥,新生兒每次大便后應及時用溫水清洗臀部,再涂以護膚劑。
4 喂養(yǎng)不當 ?由于喂奶過多或過早添加淀粉類食品,或新生兒咽入空氣過多,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又較多空氣,引起胃部膨脹和呃逆,有時嘔吐,而致哭鬧。
5 乳糖不耐受癥 ?常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shù)多,黃綠色稀便,夾有奶塊,泡沫多。腹脹,排氣多,腸鳴音增多,排氣時常出少量大便,用抗生素或瀉藥無效。新生兒因腹部不適,常不安寧,如刺激嚴重可能引起腸絞痛,使嬰兒劇烈哭鬧。
6 牛乳蛋白過敏 ?指機體對牛奶蛋白的高反應性,是新生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之一,表現(xiàn)為過敏性皮疹,嘔吐,腹瀉,腸脹氣,腸痙攣等,治療推薦單純母乳喂養(yǎng)。
7 腹痛 ?急性腸道炎癥、消化不良、腸寄生蟲等均可產(chǎn)生腹痛而使嬰兒哭鬧不安??蘼暈殛嚢l(fā)性,隨腹痛出現(xiàn)而起,緩解而止、哭時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腹瀉、拒按腹部,一摸即哭。要注意檢查生殖器兩側及臍部有沒有疝氣、腸絞痛、腸套疊等,如哭聲細弱輕微、發(fā)音不暢或嘶啞并伴有面色萎黃、目光呆滯等表情,則是病重的表現(xiàn)。
8 鵝口瘡 ?多見于身體虛弱或營養(yǎng)不良的嬰兒,當消化不良時更易罹患。此時,嬰兒舌苔白,像奶塊,但又不像奶塊那樣容易擦掉,如果孩子一經(jīng)接觸乳頭或食品就哭,呈現(xiàn)痛苦表情,要考慮是否長了鵝口瘡或口腔潰瘍。
9 急性扁桃體炎 ?嬰兒因喉痛哭鬧不休,并伴發(fā)有發(fā)熱、拒奶,夜間哭鬧更甚。
10 體表及關節(jié)損傷 ?若接觸孩子身體某一部位就哭,要看看皮膚有無破潰、膿腫、糜爛,特別關心有無骨折或脫臼。
11 佝僂病 ?又稱“軟骨病”,因缺少鈣質和維生素所致。嬰兒除哭鬧外,有多汗、易驚、煩躁不安、頭發(fā)稀疏、囟門遲閉、雞胸等表現(xiàn)。
12 耳部疾病 ?嬰兒容易溢奶,當奶汁流入外耳道后容易引起中耳炎。此時,嬰兒會哭鬧不安、發(fā)熱,手壓耳廓時哭聲更劇。如果耳朵里鉆進小蟲,他會突然“哇哇”大哭,渾身亂動,手抓頭面,但無眼淚。
13 腦性哭鬧 ?嬰兒發(fā)病大多在冬、春兩季。因顱壓增高出現(xiàn)頭痛、發(fā)熱,哭聲緊急、尖叫、音調高亢、持續(xù)時間短暫,前囟門飽滿,兩眼無神,頸部強直,不愿抬頭轉頭,四肢僵硬不靈活、甚至抽搐。應注意腦部疾病,如腦膜炎、顱內出血等。
14 腸道寄生蟲感染 ?腸道寄生蟲感染往往成為嬰兒夜啼最常見的原因,當寄生蟲在腸內騷擾,加上其分泌的毒素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刺激,可造成孩子厭食、消瘦、夜間磨牙、煩躁不寧、啼哭等情況。蛔蟲、鞭蟲感染嚴重時,可伴發(fā)陣發(fā)性腹脹、腹痛,甚至嚎叫痛哭,特別是蟯蟲感染時,由于蟯蟲夜間出入肛門周圍活動,引起孩子肛門劇烈瘙癢,夜啼則是孩子訴說不適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孩子因偏食造成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缺乏等易引起夜啼,這種哭聲細弱、低沉、嘶啞,伴有睡眠不寧、尿量減少、性情煩躁等情況。
三 嬰兒哭聲含義
1 嬰幼兒的啼哭 反應自己悲哀病痛的一種特殊方式,也是提出各種要求和意愿的表達形式,充滿著豐富的感情色彩。年輕的父母應該通過察顏辨聲來熟悉和了解孩子的這種奇特的語言,根據(jù)嬰幼兒哭聲的高低、強弱、面部表情及手舞足蹈的程度綜合判斷,細心觀察,能正確地理解和尋找啼哭聲中所表達的真正含義和原因。
2 作為孩子的父母既要掌握啼哭的特征與規(guī)律,又要學會將啼哭轉化成與小寶寶交流情感的特殊語言,將一定會使你的孩子在溫馨、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