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風蘭
【摘 要】目的是排除獻血者血型鑒定的影響因素,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在血型鑒定過程中,按照國家標準操作規程,切實保證血型鑒定的100%準確度,并滿足臨床輸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血型鑒定;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影響因素;準確定型;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44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血液從供血者到臨床用血的過程中,正反定型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操作檢驗有誤或獻血者自身紅細胞或血清標本存在問題,準確的血型鑒定有助于避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出現,提高血液采集的有效性,進一步保障臨床輸血安全。通過探討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形成的原因,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手段,排除血型鑒定的各種影響因素,從而保證輸血的安全有效。
1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幾種原因
1·1 標準操作規程不到位
表現為操作者工作責任心渙散,沒有按標準操作規程操作,未認真核對,不細心觀察,工作粗心大意,標本搞錯等,試管中未添加標準血清或待檢血清,添加血清及紅細胞標本過程中放置混亂,這類問題出現時常較嚴重。還有技術水平差,血型判斷錯誤,紅細胞懸液太濃或太淡,紅細胞和血清比例不適當,離心速度和離心時間與要求不符,血型試劑保存不當、室溫放置時間過久,溶血被錯誤定性為陰性,冷抗體被誤認為真凝集等。還有弱凝集結果判定時肉眼觀察不細致,又不用顯微鏡觀察。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會導致血型誤判。
1·2 紅細胞標本自身問題
極少數獻血者血液中存在某些ABO亞型紅細胞(如A亞型、B亞型),紅細胞表面抗體太弱,在正定型時出現假陰性表現。
出現紅細胞多凝集現象或自身凝集問題。由于遺傳性或獲得性原因使紅細胞表面發生異常,出現多凝集現象;也有某些疾病導致自身凝集現象而出現假陽性表現。
獻血者以前接受過異型輸血,其體內有其他血型的紅細胞存在。
受到紅細胞獲得性抗原的影響,進行鑒定時血型有可能發生改變。
紅細胞懸浮液中含有高濃度的其它血型物質,中和了抗A及抗B血清,出現假陰性表現,如某些獻血者因為自身原因可造成血型物質濃度太高,需要多次洗滌紅細胞后再進行鑒定。
紅細胞懸浮液里含有某種不同成分的抗體,出現假陽性反應,需要最少洗滌三次紅細胞后再進行鑒定。
攝入藥物、抗凝劑等物質對血型結果造成影響。比如短期內輸入大量右旋糖酐等膠體溶液,能吸附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引起紅細胞聚集,可以使原有的抗原性發生改變,從而引起血型的改變。
某些疾病也會導致紅細胞表面抗原減弱,在進行血型正定型鑒定時容易出現假陰性結果。
極少數獻血者體內含有兩類紅細胞群體,血型鑒定時出現混合外觀凝集。
接受放射性照射過量可能導致紅細胞表面抗原發生變異,造成血型改變。
1·3 血清標本出現問題
操作者在用血漿或者血清做反定型時出現的呈凝膠狀的纖維蛋白凝塊被誤認為是凝集。
某些疾病會導致血清中蛋白比例失調,或纖維蛋白含量過高容易出現假凝集。
獻血者接受過異型輸血容易刺激機體產生不規則抗體。
血清中含有其他不同的凝集紅細胞的抗體,此類抗體會凝集紅細胞發生假凝集。
獻血者血清中的冷抗體造成的自凝現象,容易造成假凝現象,血型鑒定時用其紅細胞和生理鹽水在37℃水浴五至十分鐘做陰性對照。
輸入了異型血漿,導致血清中出現了意外抗體。
2 ABO血型正反不符的應對措施
2·1 最有效的處理方法
(1)按照標準操作規程重新鑒定血型,增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和技術水平,避免發生誤判情況,工作中切勿出現血型試劑加漏或者標本加錯,并通過業務技術的積累提高操作的準確性和判斷力。
(2)排除標本錯誤或標準血清被污染引起的非特異性凝集,應該及時更換失效的標準血清和標準紅細胞。
(3)為防止漏查冷凝集反應,還要通過顯微鏡觀察配合肉眼觀察,確保結果判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赏ㄟ^做正定鑒定時用自身紅細胞加生理鹽水作對照,做反定鑒定時用自身血清加O型紅細胞作對照。如果發現對照管出現凝集,說明血清中還有冷凝集素存在。
(4)對于篩選出的存疑標本,應該排除不規則抗原的存在,方法是用生理鹽水將標本紅細胞洗滌3次,去除吸附在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后再重新鑒定血型。
(5)排除弱抗原抗體反應,方法是抗原抗體反應后應在室溫20~24℃環境中放置半小時后,離心觀察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擾。
(6)弱凝集現象遇到外力作用會使凝塊消失,所以試管從離心機取出后應當輕輕邊搖邊仔細觀察,并配合顯微鏡觀察。
(7)實在無法判定血型的標本,運用聚凝胺法、抗人球法等方法也可以作為鑒定血型的有效手段。
2·2 弱抗原所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應對措施
極少數獻血者由于自身體質原因或疾病導致抗原減弱出現正反定型不符,可通過試管凝集試驗進行確認??乖贵w反應時在室溫20-24℃環境中放置半小時,能夠增強抗A、抗B和抗A1B與紅細胞抗原的結合;在4℃放置半小時更能增強抗原抗體的結合,參照O型和自身紅細胞對照試驗,排除冷凝集反應。
2·3 非特異性凝集所致正反定型不符的處理方法
非特異性凝集主要是冷凝集素在體內作用導致。冷凝集素是冷反應型抗紅細胞抗體,在0-4℃時最易和紅細胞膜抗原結合,是免疫球蛋白IGM抗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凝集。健康人體內冷凝集素效價一般小于1:16,只在20℃以下反應,4℃反應最強,因此嚴重干擾了血型的鑒定,只有在37℃孵育10分鐘,凝塊減弱直至消失,這就表明該標本有冷凝集素。
2016年1月,我站采血車去同煤集團采血,當時外界氣溫零下十幾度,采血車內溫度也不太高,其中一位獻血著在獻血初篩時紙片法血型定為B型,后來站內檢驗科用試管法復查血型時,發現該獻血者血型其實為O型,抗B血清與該獻血者紅細胞血液有輕微凝集,然后放置在37℃水浴箱孵育十分鐘后發現凝集散開,證明該獻血者血液中有冷凝集素存在。
綜上所述,在AB0血型鑒定試驗中,出現正反定型不符,不能立即判定血型結果,而是通過積累的豐富檢驗經驗,建立和完善標準的操作流程,科學地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產生的真實原因,確保及時排除干擾,發現差錯,并對異常結果進行系統全面地分析,確保ABO血型準確無誤。如果發現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不能用于臨床輸注,以保障臨床用血安全。
參考文獻
黃金昌 淺談街頭無償獻血初篩血型錯誤原因及預防對策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4 ?P42-44
水波 李霜云 無償獻血中ABO血型初篩不符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5.01 ?P80-82
鄺菀麗 鄒燕 肖旺賢 李詩韻 狄峰 ?臨床ABO血型鑒定錯誤的主要原因 ?《宜春學院學報》2014.12 ?P57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