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秀梅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1831年,英格蘭醫生Thomas Latta 把煮沸的鹽水注入病人的血管,成功開創靜脈輸液治療模式。靜脈輸液是將各種藥物注入血液循環的一種治療手段,現已成為醫學治療與支持的重要手段。現就靜脈輸液小知識簡單介紹。
一 正確認識輸液:
靜脈輸液具有快速達到并維持血藥濃度,對組織的刺激性較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小,還可迅速補充維持血容量所需的液體等特點。靜脈輸液不是萬能的,并不適用于所有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骨質增生、軟組織擦傷和扭傷等疾病。
二 輸液前準備
1 輸液輸液前先排空小便。非疾病限制,不要空腹輸液。取舒適體位,冬天注意保暖,可熱敷雙手,便于穿刺血管。
2 部位的選擇盡量選擇雙上肢,由遠端小靜脈開始。兒童可選擇頭皮靜脈,成人盡量不要選擇下肢靜脈,防止損傷靜脈瓣。
3 根據輸液時間、藥物性質、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輸液穿刺工具。頭皮針適用于輸注刺激性小且輸注時間小于4小時的藥物。留置針適用于老人、兒童及不配合的患者,通常用于小于一周的輸液治療。中等長度導管、中心靜脈導管、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經外周靜脈植入中心靜脈導管等適用于長期輸液治療及使用發泡劑、強酸強堿、滲透壓過大及過小藥物等。
4 輸注易過敏的抗生素前要確認無過敏史,在皮試陰性后再使用。
三 輸液時注意事項
1 請勿隨意調節滴速:一般情況下成人40-60滴/分,老人、兒童、心肺功能較差的約20-40滴/分。因燒傷、失血性休克、劇烈腹瀉和嘔吐等疾病輸液速度宜快,約60-80滴/分甚至更快。不同的藥物也有具體要求,如甘露醇250ml需在15-30分鐘內完成滴注,氯化鉀、紅霉素等刺激性藥物輸液速度應減慢。硝酸甘油、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藥物應根據血壓動態調整速度。適宜的輸液速度根據年齡、病情、藥物等因素綜合而定。由護士調整好滴數之后,請病人和家屬勿隨意調節,防止發生意外。
2 輸液中觀察:頭皮針輸液側肢體盡量不要活動,防針頭刺穿血管引起藥液外滲。保持輸液管路勿折疊扭曲。中途上衛生間時確保液體瓶高于穿刺部位至少60-80cm,且注意不能倒提滴壺。觀察有無發熱、寒戰、沿血管走向的紅條索狀、胸悶等不良反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處理。
3 預防空氣栓塞:輸液前排空輸液管內空氣。檢查并確保各連接部位密閉。藥液滴盡前及時更換輸液瓶,特別是加壓輸液的病人,需專人守護。一般情況下,液體滴至滴壺以下輸液管內尚有一定液體量,在沒有外界加壓下其重力與靜脈壓相等,液體會靜止,不會造成空氣進入血管引起空氣栓塞。
4 部分藥物因藥液性質不穩定,遇光會分解、氧化,產生有毒物質,如腎上腺素,硝普鈉、尼莫地平、鉑類等。這些藥物需現配現用,并使用避光輸液器或黑布避光輸注,病人需配合治療,不能隨意掀開黑布。
四 輸液后注意事項:
1 正確按壓穿刺點:靜脈穿刺時存在角度的原因,有表皮及血管兩個刺入點,而血管刺入點才是穿刺點出血的主要原因。需用大拇指用棉簽沿血管方向按壓3-5分鐘,至不出血為止。注意不要揉搓穿刺點,穿刺手臂暫時不要提重物,防出血。
2 保留留置針時,不要壓迫留置針,勿用力活動對應肢體防血液凝固堵管,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洗手時勿弄濕,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及針眼滲血等異常情況。如留置針導管內有少量回血,屬于正常情況。
3 靜脈輸入頭孢菌素、甲硝唑、酮康唑等藥物一周后不能飲酒,否者會引起嚴重的雙硫侖反應,以頭孢哌酮最多和敏感。酒精和上述藥物發生反應,導致乙醛在體內堆積,表現為喝酒后出現面部潮紅、搏動性頭痛、眼結膜充血、胸痛、呼吸困難、驚厥等癥狀,需及時進行搶救。
4 靜脈使用光敏感藥物如左氧氟沙星、速尿、長春新堿、氯丙嗪、胺碘酮等一周內,注意防爆曬,如出現皮膚瘙癢、燒灼痛、紅腫甚至水泡,應考慮光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