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個外觀類型的人,所以把時代、社會、民生及個人經歷都反映到他的詩歌中了。但陶淵明是內省類型的人,他的內心是一面鏡子,包含社會的種種苦難,可他把這些表象都消融了,他所寫的內心正是對所有苦難的反照。在詩人里,陶淵明達到了自我完成,擁有美好的品格。不過,陶淵明的自我完成是消極的、內向的,盡管他的詩歌能感動千百年后的讀者—那也是一種完成,但畢竟是悲哀的。因為陶淵明并非不想向外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可他在這方面失敗了。
——葉嘉瑩《陶淵明只完成了自我》
百家講壇2019年14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