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辰鑫
傳統陶瓷工藝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一直以來都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與喜愛,然而在如今科技不斷發展革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陶瓷工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機械化陶瓷產品因為其較低的生產成本和較高的生產效率在市場的占比率不斷上升,而傳統陶瓷產品在市場中的占比則不斷縮小。傳承中斷、缺乏創新等連帶問題接踵而來,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突破口成為傳承和發展的首要問題。
一、高職“雙創”教育的現狀與未來
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構成,更加注重實踐探索的高職教育在“雙創”教育發展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充分發揮這些優勢不僅能為高職教育的革新注入新鮮血液,也能為雙創工作的開展展提供有效助力。然而,由于高職創新創業課程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使得許多院校對其課程的開展缺乏經驗,往往更傾向于將其與理念較為前沿的專業相結合,而不能與大多數相對傳統專業相適應。將“雙創”教育更好地融入高職教育的各個環節中變得尤為緊要。
二、傳統陶瓷工藝的發展“困境”
工業革命以來,機械化生產方式開始慢慢取代傳統手工業成為主要的產品生產方式,因為其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高效的生產方式迅速得到市場的認可。許多傳統手工藝開始慢慢被機械化所代替,陶瓷工藝的發展亦是如此。當今科學技術迅速革新的環境下,陶瓷工藝的發展也開始以注重科學技術的注入和研究為主,傳統手工陶藝作為一門非常需要時間沉淀的傳統技藝開始漸漸不受人們重視。許多傳統陶瓷藝人紛紛轉行,大部分年輕人在學習專業技術時都不太喜歡這種需要大量時間鉆研的手工技藝,而傳統陶瓷工藝中的文化內涵隨著傳承的中斷而遺失。
三、“上品陶吧”——傳統陶瓷工藝在“雙創”教育中的出路探索
“上品陶吧”是筆者在從事傳統陶瓷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進行的一次創新創業的實踐探索。在指導的過程中借助了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平臺,受到學院學工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計劃的支持。在與學生一起探索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思考。
1.創業形式的多元化
“上品陶吧”創業組選擇了客源較為固定的大學城為經營地點,將主要的消費對象定位為文化思維相對多元化的年輕人,并將“陶吧”這一形式與當下較為熱門的DIY、餐飲、書吧、桌游、酒吧等形式進行結合,把上品陶吧打造成一個以傳統陶瓷工藝為文化基礎的綜合性交流平臺。讓消費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娛樂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和了解到傳統陶瓷工藝的文化魅力。
2.經營模式的拓展與革新
(1)DIY體驗陶吧
我們為陶吧配備了一套完整的陶瓷工藝制作設備,所有第一次來陶吧的消費者都可免費體驗一次手工陶瓷的制作工序,體驗過后如果對陶瓷工藝感興趣可以購買我們的學員卡,成為學員之后可隨時來陶吧制作手工陶瓷,而陶吧配備專業老師隨時對學員進行指導。同時陶吧也會定期邀請優秀青年陶藝家以及著名的陶瓷工匠來舉辦講座、示范、與學員交流學習。從而塑造出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學習環境。
(2)娛樂與體驗相輔相成
為陶吧加入飲品吧、書吧、桌游等功能,這些功能是完全對外開放的,可以讓消費者在這里觀看和欣賞傳統陶瓷工藝品的制作過程,這樣不僅能拓展我們的經營范圍、增加盈利點,也能達到宣傳陶瓷文化、吸引顧客消費的目的。
(3)陶瓷成品設計與銷售
我們根據陶吧的氛圍及主題自主設計并手工制作了一套完整的陶瓷產品包括(餐具、茶杯、花器、雕塑等),這些陶瓷產品在全部用于陶吧日常使用的同時也是標價售賣的。與此同時,學員在學習和制作陶瓷的過程中如果設計或制作出了好的陶瓷產品也可以選擇由我們代為銷售,這不僅能提高學員學習陶瓷的興趣,也能變相地向其他消費者進行宣傳。
3.文化及理念的傳承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許多年輕人受到“快餐文化”的影響容易養成一種焦躁的心態。在關注和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往往過于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而傳統陶瓷工藝正是一門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過程的傳統技藝,它所包含的“工匠精神”便是一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態度。這正是當今社會環境下所缺乏的精神內涵。
傳統陶瓷工藝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象征,一直以來都受到全世界的喜愛和關注,然而,在面對當下的許多發展困境的時候許多傳統陶瓷工匠開始迷惘和不安。筆者作為一名陶瓷工藝的教育者在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同樣也在不斷地嘗試和探索,在近幾年“雙創”教育迅速發展的環境下,筆者有幸與學生一起參加了這次創新創業大賽,并在指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的經驗,希望這些粗淺的經驗能為傳統陶瓷工藝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漳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