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蕾
【摘 要】當媒體融合的概念不斷刷新,如何打破固有的定式、如何處理好媒體“融合創新”與“主業堅守”之間的關系成為熱點話題。本文分析了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如何跨界突破、借勢發力、迎風生長,為廣電媒體建立“合伙人”思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邊界突破? ?媒體合伙人? ?思維重塑? ?跨界融合
一、選擇“行業合伙人”,突破傳統邊界
傳統主流媒體,因為自身的屬性定位,往往習慣包辦信息打包和分發的全部流程。舉個簡單的例子,廣電媒體的線上節目或線下活動,傳統的分發途徑往往是將其中的精華部分提煉和濃縮出來,在提供線上產品輸出之余,再將產品制作成官方微博和官方訂閱號的新媒體產品,有時再輔以頭條號、企鵝號等多平臺共同分發。整體的流程雖然有了新媒體的配合,但渠道相對固定、難以脫離傳統媒體的固有用戶群。所以,跨越媒體的傳統定義,消融媒體的邊界,巧妙選擇“行業合伙人”,不失為一條新路徑。
在這一方面,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與相關的行業協會、職能部門聯動,融合“合伙人”的信息發布平臺、用戶互動平臺,牛刀小試、效果初顯。該頻率先后與沈陽市律師協會合作兩屆沈陽律師“金話筒”大賽,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律講堂》欄目主講人儲備庫輸送沈陽律師近40名;與沈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聯合打造《助力營商》專欄,極大地拓展了節目視角及權威性,節目主持人現場主持營商環境建設局的營商講堂,廣受好評;聯合房產局、沈陽市物業協會等共同舉辦的“最美創衛物業人”評選,過百萬人次投票,影響力空前。行業協會、職能部門在與生活廣播這類主流媒體的合作中,打通了自己的宣傳渠道,在各自的官方網站、官方訂閱號上發布信息、追蹤進程、展示成果;在各自的辦事大廳或專屬活動場地展示活動的基本情況。傳統媒體與職能部門在活動的宣傳上實現了“并軌”,充分體現了1+1>2的效應。
二、選擇“媒體合伙人”,突破地域邊界
媒體,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原有的框框和邊界愈發模糊,但模糊不代表沒有邊界,每家媒體的覆蓋面都是相對有限的,很難有一家媒體可以無限制地拓展自己的傳播邊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媒體合伙人”,消融地域邊界。
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該頻率通過舉辦沈陽律師“金話筒”大賽的方式,實現了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欄目的隔空握手。《法律講堂》是央視的精品欄目之一,在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聯合沈陽市律師協會舉辦首屆沈陽律師金話筒大賽之前,尚未有沈陽律師登上這一舞臺。2017年4月和2018年6月,連續兩屆沈陽律師“金話筒”大賽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律講堂》主講人預選賽成功舉辦,實現了傳媒界與法律界的跨界合作、地方媒體與央級媒體合作。
整個賽季中,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不僅精心制作了廣播版宣傳帶、新媒體圖文產品、專題錄音報道等內容,還將此次活動推送至“沈陽廣電全媒頭條”,由沈陽廣播電視臺四家廣播頻率、三家電視頻道同步頭條推送,使活動的傳播效應呈現幾何式的增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欄目也通過自己的官方微信訂閱號追蹤和報道了大賽進程。
據統計,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通過官方視頻平臺“i直播”對第二屆大賽的決賽進行了視頻直播,除了來到現場的央視節目組主編之外,導演組通過觀看視頻直播及回看的方式在北京完成了主講人選拔。從沈陽到北京、從城市臺到中央臺,突破地區邊界的最大成果,是兩屆大賽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律講堂》欄目儲備庫輸送沈陽律師近40名,截至2018年7月,已經有3位獲獎律師完成了央視《法律講堂》欄目的錄制,其中兩位選手錄制的節目已在央視順利播出。助力沈陽的聲音登上央視,足以見證媒體融合的力量。
三、選擇“落地合伙人”,突破“發酵”邊界
很多傳統媒體都曾有過一種困惑:通過流水線生產的線上節目或者線下品牌活動,往往只是“自家的風景”,該融合的都融合了,但影響力往往總是后勁不足。換個思路來看,有時“二次發酵”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依然用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的律師大賽為例,該頻率每天上午9:30的《法律講堂》節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生活版唯一在遼沈地區授權落地的廣播版節目,有了律師大賽的合作基礎、為央視輸送了多位沈陽律師、線下新媒體也不斷跟進報道后,融合的腳步就可以停歇了嗎?顯然并非如此。大賽落幕之后,后續的落地融合才剛剛開始。
沈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為沈陽律師“金話筒”大賽的參賽選手錄制了本土版廣播節目,在線上集中展播,并同步推出新媒體產品。生活廣播還將兩屆律師“金話筒”大賽決賽選手36人全部聘為生活廣播公益律師團成員,在廣播節目中幫助市民群眾解決法律問題。生活廣播的品牌欄目《今日面對面》和《說房論價》均在節目中設置了相關板塊,其中《今日面對面》周六版《律師在線》,每期節目邀請獲獎律師走進直播間,開通直播熱線,一對一為聽眾解答法律問題,每期接聽聽眾熱線幾十個、微信互動上百條,已經成為沈城市民最信賴的空中法律平臺。《說房論價》節目周日版開辟《房產大咖會客廳》板塊,每月定期邀請房產領域專業律師參與節目,為廣大聽友解答房產方面的疑難困惑,節目中遇到相關房產法律問題時,也會邀請專業律師為聽眾出謀劃策。
通過不斷的摸索和探討,頻率還推出了兩種全新的活動樣態,通過邀請獲獎律師進社區舉辦“模擬法庭”和進校園舉辦“法律家長會”的形式,開辟了傳統媒體最接地氣的落腳點。活動為社區居民和學生家長講解法律常識,直觀地傳遞了遇到法律問題如何維權、未成年人維護自身安全的法律邊界問題。社區居民和學生家長對這種活動形式非常歡迎,均表示這樣的普法生動又有實用性,不枯燥,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了法制的聲音。超過九成以上的到場市民,會自發地在朋友圈進行活動宣傳和感受分享,生活廣播為活動推出的新媒體圖文報道也大受好評,眾多聽友紛紛評論、轉發,通過網絡將活動進行二次傳播,進一步擴大了活動影響,在活動結束之后,接力創造更多發酵窗口。
突破媒體融合現有的桎梏、打破媒體融合模糊的邊界,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可做的依然很多。僅僅是自身融合的媒體,永遠只是看上去很美,媒體不能只滿足于“內循環”,必須著眼于向外看,當我們真的達到“有界似無界”的境界,也許才是真正突破媒體融合邊界的開始。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