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術設計在紀錄片拍攝中的應用,以及美術設計如何來刻畫和體現人物內心,表達人物的性格與情緒。雖然美術設計可以無限發揮藝術的想象力,但是還是需要表現紀錄片拍攝的意義和真實性,這樣能夠更好地概括和從側面烘托出紀錄片的意境和所呈現的氛圍。
【關鍵詞】美術設計? ?紀錄片? ?應用? ?拍攝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美術設計在紀錄片中作用越來越凸顯。在紀錄片的拍攝中美術設計主要體現在能貼切地將主題充分表達和詮釋,在陳述的基礎上逐漸完善,引起觀眾的共鳴,將人物的性格、形象完美地進行刻畫,也能夠將人物的思想有所體現,在拍攝的過程中從側面突出背景環境以及人文地理的特征。例如,在紀錄片的拍攝中,設計一些單純的黃褐色,獨特的構圖設計、光影設計等,這都是美術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拍攝中采用慢鏡頭,這樣更能夠安撫人們的視覺和心靈,此情此景中烘托氛圍,這對觀眾心理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紀錄片的含義
所謂紀錄片,即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表現以真人真事,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美術設計的發揮,從而引起大眾的深思。紀錄片就是真實的,最原始的電影是開始于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的含義就是拍攝帶有詩意的寫實電影,紀錄片的分類,沒有固定的劃分標準,通常會根據題材的不同分為以下幾方面:政論紀錄片(比較重視片子形象性與科學性)、時事報道片、歷史紀錄片、傳記紀錄片、生活紀錄片、人文地理紀錄片、舞臺紀錄片、專題系列紀錄片。
二、紀錄片的拍攝選擇和美術設計之間的聯系
1.美術設計在紀錄片中的作用。影視美術作為影視類作品造型設計和制作的新式創作,以美術的形式來體現。因此美術設計的構思好壞,會對紀錄片或者影視作品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紀錄片拍攝前,美術設計需要在導演的總體構思下展開設計工作,同時也需要同合作的攝影、演員等進行商討,共同完成作品的呈現效果。美術設計一定要很好地反映時代特色、地域特征以及一定要和紀錄片表達的景、物、人的特征相一致,達到非常好的藝術效果,情景、意境的完美結合。
2.紀錄片與美術設計的聯系。意大利著名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 (Vittorio DeSica)在他的作品《偷自行車的人》中,所表現的就相對很完美,由于對其結構的良好把控,非常講究,在這個片子中可以將大自然的天氣完美地進行展現和結合。讓人觀看完畢后身臨其境,能感受到周圍的氣息,因為這部片子就連氣息的設定都很考究,更不用說人文人物的體現。這部片子不僅對導演和攝影師有著很大的視覺沖擊和影響,對觀眾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不論是在視覺結構方面,還是場景構圖,以及人物等方面的設計,這些都離不開美術設計。在場景方面,片子中所呈現出來的場景設計其實來自于舞臺布景的靈感,不同形式的舞臺劇,題材不同,所需要的布景肯定也是不一樣的。電影都需要不同的布景,在紀錄片中加入了類似于舞臺劇的場景,可以更真實地反映襯托電影中的人物,因此這樣完美的作品的呈現一定是要在完全理解了劇本之后的偉大創作。這樣一來就增加了電影除了人物以外的真實性,這就是在通過對劇本的理解之后進行了藝術創造,就是電影中的美術設計,這正是紀錄片所需要的——真實性。
如此來看,美術設計的出現給電影帶來了更大的創作空間。那對于片子中人物的設定,也是同樣的道理,在寫實和尊重特定歷史條件下,可以根據人物的性格對其進行設計,因此選用什么樣的顏色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色彩可以激發觀眾的共鳴。因此要注重顏色的選取和搭配如何更合理,如何更豐富人物的特征。
三、紀錄片拍攝中美術設計應用的感悟
紀錄片的拍攝一定要注重寫實性,因此在環境設計中一定要符合情景、歷史條件,因為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保守地來講對場景和環境的變化應該是最小化的,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尤其需要關注,充分準備,選擇合適的場景,但又與現實不相悖的設計,因此,這對于設計師來說應該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一旦開拍,場景就不允許再進行更改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位和欣賞水平也在不斷變化,在欣賞紀錄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紀錄片拍攝方式也隨之改變了,因為人們更看重視聽效果,光是內容好已經不再那么吸引人了,還要注意美感、畫面的體現。比如現代的紀錄片拍攝方式中將主觀與客觀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在影片中的人物或者是場景都是“非現實的”,但是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的。
紀錄片之所以被稱為紀錄,正是由于反映了真實的事件,這也是一種我們隨著科技發展而衍生出來的紀錄手段。歷史演變,但是最珍貴的片段最有意義的片段還是希望能留住能保存下來。在拍紀錄片的過程中,如何能夠不錯過這些重要的瞬間,而不是使得情景改變或者不能更好地表達那一刻,或者是鏈接得不恰當,這些都是對攝像師的考驗,因此攝像師需要有一定的美術設計功底,當然這個要求還是很高的。只有掌握了這門技巧,才能使得呈現的畫面更具有真實性和美感。
除此之外,如果導演和攝影師在拍攝前能有一個良好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兩方都有一致的目標,才能在拍攝角度、顏色風格選擇上更好地呈現紀錄片所要表達的內容。
四、結語
由此可見,紀錄片是以美術為基礎,畫面的美術設計關乎視覺審美,更影響影片的精神表現力。對顏色、構圖等美術設計元素的恰當應用,不僅使人們在欣賞時不由自主地產生共鳴,心情愉悅,更能夠反映美術素養。運用這些藝術手法,使技巧為心靈表現服務,真正達到主客合一、技藝與心靈相融,這才是影片受到關注的原因所在。
(作者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許峰. 論美術設計在紀錄片拍攝中的應用[J]. 記者搖籃,2016(02):44-45;
[2]王劍波. 美術設計在紀錄片《塵與雪》中的應用[J]. 大眾文藝,2015(21):94-95;
[3]林偉. 超越玄想——首部手繪紀錄片《大唐西游記》美術設計剖析[J]. 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7(0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