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發布,“一帶一路”倡議終于在社會的持續關注下全面鋪開。“一帶一路”建設從海陸布局,沿線交通建設必然當頭,而隨著沿線交通建設的推進,我國物流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本文從上海地區的中小型物流企業運輸成本構成出發,探討在“一帶一路”建設及相關政策扶持下其物流運輸成本的變化及控制策略,在此基礎上探討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如何在“一帶一路”和上海自貿區的無縫對接中求得發展,并經過考察調研從企業發展策略角度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小型物流企業;運輸成本;控制策略;上海自貿區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小型物流企業
(一)中小型物流企業定義及發展現狀
中小型物流企業是指年營業額(包括物流業務和貿易)在3000萬元以下從事物流業務服務的中小型企業。這類企業有一部分是從傳統意義上的倉儲企業、貿易企業、運輸公司等通過擴展業務或者改組結構轉變過來,部分是一些個體戶和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
中小型物流企業與一些大型物流公司相比,無論是從規模、效率還是從信息化上都落后于像順豐、中外運這樣的大型物流公司,但中小型物流公司對市場的靈活性、適應性要強于大型物公司。中小型物流企業雖然在規模上不占優勢,但它可以根據市場和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綜合化的物流服務,包括項目策劃、訂單信息處理、運輸路線規劃、物料管理、庫存管理、采購管理、流通加工等,幾乎可以涵蓋整個供應鏈管理。
(二)中小型物流企業運輸成本的構成特點
中小型物流企業運輸成本的構成除了包括基本的固定運輸成本、可變運輸成本兩大要素外,有時還會產生連帶運輸成本和公有運輸成本,而連帶運輸成本和公有運輸成本的產生則使得總運輸成本的變化更復雜。物流運輸成本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
1. 運輸成本項目隱蔽性
運輸成本構成中的連帶成本具有隱蔽性。連帶運輸成本是中小物流企業在提供運輸服務過程中因為車輛需要回程而產生的多余且不帶來任何經濟效益的這部分費用。例如,上海一中小型物流企業采用貨車運輸方式從上海到北京運輸一批貨物,這就決定了貨車從北京返回上海這一回程運輸的“連帶”成本的必然發生,這種成本要么由最初從上海到北京的運輸成本補償,要么找到從上海到北京的貨物托運人來補償這一成本。連帶運輸成本的存在使得中小型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構成變得復雜,而且不容易掌控,對這類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管理構成挑戰。
2. 運輸成本變動乘數效應巨大
假設某一物流企業一次運輸服務收入是100元,運輸成本為10元,銷售利潤率為2%。如果這個物流企業要增加1元的利潤,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把運輸成本降低10%,即運輸成本降到9元,得到1元利潤。二是增加50% 的銷售額,即銷售額增加50元,得到1元利潤。由此可見,降低10% 運輸成本與增加50%銷售額的收益等同,但降低10%運輸成本的難度應該遠低于增加50% 銷售額的難度。可見物流運輸成本變動乘數效應是非常大的,中小物流企業能否控制好運輸成本,是企業能否取得經濟效益的關鍵。
二、“一帶一路”倡議對上海物流業及其運輸成本的影響
從國際視角看,“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國際交往,對亞洲、歐洲、非洲乃至世界格局的變動與發展都產生重要影響,從國內來看,“一帶一路”倡議對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已經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上海的物流業來說,其影響如下:
(一)物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上海已經與19個沿線國家(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伙伴關系。經貿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在帶動總貿易額的持續增加的同時也使上海物流業的對外貿易往來增加,帶動整個行業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再加上目前長江三角洲正在形成以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為中心的長三角物流圈,這一物流圈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布局,將成為推動中國整個物流業發展的有力支點,以高效便利的運輸網絡為基礎和以多功能配送中心為節點,長三角物流圈進一步促進上海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二)物流企業依靠沿線產業園區加快走出去步伐
產業園區是一種特殊的區位環境,是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調整升級而設立的區域空間,多采取產業集聚的形式,而物流園區是產業園區常見類型之一。建設產業園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中國在海外創建產業園區的速度逐漸加快,2014到2016年,兩年的時間里新增海外產業園區80多個,國家將海外產業園區的創建與重大項目建設、擴大貿易投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了產業園區的戰略重要性。眾多產業園區的建立不僅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政策支持,園區的建設也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力地推動了上海地區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三)政策“五通”將帶動物流企業運輸成本的降低
“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推動與沿線國家的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五通”中的道路聯通使沿線的交通通達度逐漸提高,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上的支持;而貿易暢通,核心是貿易,而在貿易往來中,最主要的就是物流。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上海與沿線地區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而上海發達的交通和港口建設使得公路、鐵路、航運、水運等運輸方式可以無縫連接,這樣可以減少許多煩瑣的中間環節,運輸效率提高,在人員安排上也會更高效,使得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得以降低。
三、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減少運輸成本的控制策略及其前景展望
運輸生產過程是物流企業經營活動的中心環節。運輸成本是物流企業經營成本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結合中小型物流企業的自身特點和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可從以下幾點出發降低運輸成本:
(一)根據“一帶一路”相關政策選擇最佳運輸途徑
目前對于中小型物流運輸企業來講,如果不對運輸成本加以管理與控制,那么就會造成整個物流運輸成本的提高業績利潤的減少,進而使得中小型物流企業失去了和大型物流企業相競爭的能力。所以除了按照我國的一些運輸政策,根據“一帶一路”相關政策選擇最佳運輸方式也是上海中小型物流運輸企業的進行運輸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有效辦法。例如,按照每次運輸物品數量,包裝,大小等等性質的不同,選擇集裝箱運輸,合裝整車運輸等等這樣就能夠利用有效的空間,使得每次的運輸量加大,進而使得運輸次數變少,減少運輸成本。
(二)大力發展多式聯運
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利用國家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是實現發展的重要契機,同時作為港口城市,上海又有著發展海上運輸的優越地理位置,這就為中小型物流企業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獨特優勢。集中在上海的中小型物流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政策節約運輸成本,發展多式聯運是有效手段。多式聯運這一方式不僅應該成為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依托,而且在上海市政府層面也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作為多式聯運分會牽頭組建單位,上海鐵路局將加強鐵路物流基地與其他交通方式的合作,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推動上海市及長三角地區以鐵路為核心的多式聯運發展并且以中歐中亞班列品牌為支撐,圍繞運輸通道、貿易通道、物流通道,著力構建服務“一帶一路”發展的國際大通道。
(三)利用上海自貿區和自貿港優勢形成規模集散
借鑒上海自貿區的建設經驗,“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至今,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七地設立的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啟了“1+3+7”的新時代。在“一帶一路”與自貿區的無縫對接下,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要充分利用所在的市場環境,充分利用自貿區貿易限制的取消,關稅的降低,還有便利的進出口通關政策,把握住這些直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的條件,形成規模集散效應,實現企業跟隨國家政策走出去。另外,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自由貿易港”的概念進入公眾的視野。目前上海市已將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方案報送至國家有關部委征求意見。未來上海自貿港的建設必將成為進一步推動中小型物流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實現發展的助推劑。
(四)利用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體系提高運輸效率
基礎設施的建設程度直接關系到物流企業的運輸效率,從而影響物流成本的變化,相對發達的基礎設施無論是從交通通達度還是從通信方面都給物流的發展帶來便利,從而使企業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上海一直定位自身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橋頭堡作用,在物流方面,上海市政府正在不斷加大構架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體系的投入,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不斷提高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絲綢之路合作物流運輸效率。在這一倡議背景下上海中小型物流企業不僅應該配合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體系的構建,更應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利用好國際物流大通道提高運輸效率,從而使運輸成本得以降低。
參考文獻:
[1 張小蒙.“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物流業發展研究[J].市場研究,2015,18-19.
[2] 甘琛. 一帶一路,中國物流發展的新機遇[N]. 中國水運報.2015(007):1-3.
[3] 白樺.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戰略分析[A].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第37卷第12期.
作者簡介:
張如倩(1994.3-)、女、漢族,河北省滄州市,北京工商大學在讀研究生,碩士在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