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梅 顧林 竇蔻
摘 ?要:在新醫改的背景下,醫院的績效分配方式也成為研究的熱點性問題,不僅在解決醫患關系及提高醫院發展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根本性的實現社會和諧的目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相關概念的解析入手,指出當今醫院績效分配方式的缺陷并進行解析,提出最后以能實現醫院績效方式更好更全面的發展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新醫改;績效分配;分配;醫院
如果你經常關注社會熱點,那你一定會發現,時不時的關于醫鬧的糾紛就能夠出現在你的眼前,這足以說明,患者和醫生之間的關系,不斷矛盾化、對立化,這需要我們深思。救死扶傷的醫生、渴望被救助的患者之間的關系怎么能變得如此極端,這是讓人心寒。本文也以此為出發點,探究現行的醫院績效分配方案方式的優缺點及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
一、概念解析
從標題我們也能夠發現想要來理解文章內容并研究好此內容的話應該也有必要了解關于新醫改、績效和績效分配以及相關的組織機構等詞語的概念。
首先“新醫改”指的是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它要求各醫院實行新機制和管理體制、建立醫療人事薪酬制度、加強醫療監控作用。新醫改是以政府為主、“醫藥、醫療、醫保”三主體為主軸,以讓人民群體享受更多便利實惠的服務、讓醫務人員散發出更多熱情的積極性,雖然政府財政資金可以在一定方面承擔起來,但醫療保險基金還是運行的基礎,強調要堅持我國公立醫院的性質,解決掉人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其次是績效和績效分配;管理學上績效指是個人、部門及組織三層次希望實行的結果,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有效產出,而在經濟學上是指組織和職工的對等關系,主要是通過績效薪酬實現的。總的來說,績效就是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體現。
二、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分配方式的缺點
(一)績效分配方式側重于經濟效益
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關于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變得不再那么明顯和深入人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服務行業中也更加重視經濟效益,從而忽視了本身的公益性質及提供社會基礎性服務的角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醫院忘記了其公益性的特征,并把追求經濟效益作為發展的目標,對社會及患者的重視度減弱,這也是激發醫患矛盾及相應人員和資源矛盾沖突不斷擴大的原因。醫院績效分配方式就是要從根本方面的制度角度出發,改變醫院制度并促使醫院不斷提高行業服務的水平,把服務于社會公眾的公益性質放在發展的首要地位,將醫院的經濟效益放于次要位置。
(二)員工認識不到績效分配方式重要性
眾多的醫院對于績效分配方式的概念及意義等多方面基礎內容沒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再加上醫院是特殊的事業單位的觀念和傳統化管理概念的影響,醫院的人員結構復雜,員工認識不到績效分配方式重要性。因為行政管理領導大多是由醫生、護士等業務骨干晉升擔任的,真正具有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專業知識背景的只占少數,所以并非專業人士但卻做著專業化的事情,不僅力不從心的做得不好,而且負面影響的范圍大和深,已經超越了醫院本身的社會角色,根本沒有學習管理知識的機會,無法形成一支專業化的績效分配人才隊伍。
三、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分配方式的完善建議
(一)醫院定位明確
現當今基本的醫改形勢是全面的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要求醫院相應的經營管理必須準確科學的把握自身醫院的社會角色定位,將政策當中的要求變為實際的醫院發展的方針及原則。不僅將基本定位明確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保證社會群眾享受到基本的且公平的醫療行業服務,而且更要明白醫院本身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宗旨,要做到以優質服務為主,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行業人員的服務能力,推進醫院現代化的管理機制,明確將其績效分配方式作為醫院定位的一個主要方面,努力提高醫療質量。
(二)確定績效分配方式的目標
開展績效分配工作必須以醫院社會公益性質的定位為基本點,并將醫院的發展目標充分體現出來,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改善考核工作的流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在新醫改形勢下,根據不同科室的性質,建立完善的績效分配制度,做到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做到每一個醫護人員都能共同遵守,這樣才有利于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時,保證蛋糕的合理分配。
結束語:
在新醫改的背景下,醫院的績效分配方式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更應該要重視績效的分配問題。根據國家政策方針和醫院實際情況,通過成本核算和科室綜合績效指標考核,提高醫院的績效考核水平,完善績效分配方式,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從而促進醫院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敏超.關于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分配方式的研究[J].會計師, 2017(10):69-70.
[2]牛永明.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 2017(15):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