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梁晴/通訊員 張建
4月13日凌晨3點18分,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完畢,由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投資建設的濱萊高速淄博西-萊蕪段改擴建工程關鍵節點——樵嶺前1號大橋左幅中跨順利合龍。至此,本項目全線乃至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項目中最高的大橋實現雙幅貫通,濱萊高速改擴建工程取得了又一個重大節點性勝利,為提前實現全線通車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齊魯交通向高速公路建設主力軍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近年來,齊魯交通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建設現代化強省戰略的理念,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任務,主要經營指標再創新高。
自2015年成立以來,齊魯交通先后建成通車高速公路330余公里,運營管理高速公路3470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60%,在建高速公路1027公里,2018年全年完成投資186.6億元。其中,莘縣-南樂高速提前建成通車;青蘭高速東阿-聊城、濱萊改擴建、寧陽-梁山、京滬改擴建、文登-萊陽等在建項目明顯加快,日蘭高速巨野西-菏澤段改擴建工程也于去年12月28日按期開工建設。濱萊改擴建工程建成國內最大斷面高速公路八車道隧道群,其跨膠濟鐵路分離立交轉體橋順利完成轉體,轉體角度、轉體重量及橋梁寬度均創造了山東省高速公路跨鐵路雙側轉體橋的新紀錄。
2019年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重點工程的落實之年。據了解,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要達到6400公里,責任重大,任務艱巨。2019年,齊魯交通承擔的在建項目11個,建設里程1074公里;今明兩年計劃通車的項目有9個,總里程約785公里。
其中,濱萊改擴建、青蘭高速東阿-聊城段2個項目今年內建成通車;京滬、青蘭萊泰、日蘭巨野西-菏澤3個改擴建和寧陽-梁山、嵐山-羅莊、文登-萊陽、新泰-臺兒莊、新泰-寧陽、濟南大東環6個新建項目加快推進;力爭沾化-臨淄、濟南-高青、董梁公路董家口-沈海高速段3個項目年底開工建設,榮成-文登、濟南-東營2個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全年完成建設投資228.5億元。
濱萊高速是省內重要的南北黃金大通道。淄博西-萊蕪段改擴建工程貫穿魯中地區,是我省首條山嶺重丘區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也是目前我省技術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公路建設項目。其中, 樵嶺前1號大橋橋面全長404.4米,分左右兩幅,左幅跨徑布置為2×30+58+96+96+58+30米,右幅跨徑布置為30+58+96+96+58+2×30米,左幅5號墩、右幅4號墩墩高均為54.289米,為本項目全線及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項目中最高的橋梁。同時,濱萊高速也是齊魯交通成立以來投資建設的首條高速公路項目。
該項目起自青銀高速公路淄博西樞紐立交,向南接至京滬高速萊蕪樞紐立交,全長72.8公里,雙向四車道改擴為雙向八車道,批復概算107.21億元。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77.45億元,占概算總投資的72.2%。路基、隧道、橋梁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房建、交安、機電、綠化工程正全速推進。
此外,齊魯交通其他改擴建工程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京滬高速萊蕪-臨沂段43座上跨天橋拆除任務,歷經30個小時的晝夜奮戰順利完成。這標志著京滬改擴建項目2019年重大節點工程實現關鍵戰役的勝利,為下一步工程的順利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樵嶺前1號大橋合龍后航拍畫面
據介紹,京滬高速萊蕪-臨沂段總共有上跨天橋60座(含匝道橋),此次改擴建工程將原有雙向四車道改為雙向八車道后,道路整體將拓寬至42米,原有的60座天橋已經無法適應擴建后的路基寬度需要,需拆除后重新建設,首批17座天橋已在2018年7月25日拆除完畢。據悉,京滬改擴建工程萊蕪-臨沂段計劃2021年6月完工,改擴建后通行能力和服務能力將得到極大提高,對于保暢通、保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等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將大大改善周邊城市的交通運輸環境,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旅游資源的開發、打造魯南蘇北立體交通大格局等方面將產生巨大影響。
“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及研發中心建成后,將聚集一批自動駕駛領域的科技創新公司,產出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帶動一批相關的產業化應用,形成一批相關的行業標準,培養一批自動駕駛領域的杰出人才。同時,也將加快推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推動我國在車聯網與智慧交通領域的科技進步,快速促進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饼R魯交通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勇說。
今年4月12日,齊魯交通開工建設國內首個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據了解,該項目在濱萊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原址保留路段進行建設,全線共計26公里。根據改擴建項目進度,新路計劃于2019年9月全線通車,屆時,原址高速公路將作為封閉測試場地獨立運營。測試路段含青石關隧道等三處隧道、樵嶺前1號大橋一處、苗山收費站等三處收費站,路段縱坡較多、場景真實,具備作為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的多項天然優勢。
據了解,齊魯交通計劃用6年時間,分3個階段實施,逐步建成全國一流的真實場景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綜合創新試驗示范區,最終形成國際化的自動駕駛測試中心、研發中心及服務中心,打造自動駕駛特色小鎮,培植自動駕駛產業集群。第一階段為2019~2020年,推進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場地建設,構建通信網、綠色能源網、智慧路網3個基礎性網絡,初步建成具備高速場景下自主可靠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環境;第二階段為2021~2022年,推進綜合性自動駕駛特色基地建設,進行測試基地多場景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各種城市和鄉村交通場景及VR/AR的自動駕駛體驗設施和無人車室內測試臺,開展車輛隊列編組與車輛群體協同控制性能測試等前沿智能交通項目研究;第三階段為2023~2024年,推進智能網聯特色小鎮建設,完善基地周邊附屬性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將其打造成“領跑全國、創造未來、推動智能交通產業”的世界一流自動駕駛測試中心、研發中心、孵化中心和服務中心。
在濱萊高速公路改擴建過程中,齊魯交通堅持高點定位,與智能網聯高速公路同步規劃。省內首個智能電子收費站——濱萊高速淄博西收費站已于4月9日正式投入運營,為智能網聯高速公路建設、自動駕駛、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等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數據積累及運營經驗。
據悉,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與研發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助力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引領自動駕駛領域科技創新的高標桿、帶動車聯網與智慧交通領域科技進步的風向標、促進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