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核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報告是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監管的重要內容,是發現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違規行為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在機動車查驗環節發現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報告的典型問題,提出核對檢驗報告的工作建議,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監管工作的規范化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機動車安全;檢驗監管;檢驗機構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監管,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據法定職責,通過網上審核、視頻巡查、現場抽查和檔案復核的方式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業務進行的監管工作。目前,全國車輛檢驗機構的規范化建設水平不均衡,部分地區的檢驗機構規范化水平較差,出具的檢驗報告存在較多不符合標準和不規范的問題,嚴重的還存在數據造假的違規情形。在機動車查驗環節,加強對檢驗報告的核對能夠有效打擊此類違規情形,是監督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的重要途徑之一。
1相關規定
我國相關法規和標準已明確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在注冊登記環節提交和審核的相關要求。
(1)依據《機動車登記規定》(公安部第124號令)第七條,申請注冊登記時,不屬于經海關進口的機動車和國務院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規定免于安全技術檢驗的機動車還應當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2)依據《機動車查驗工作規范》第四條辦理注冊登記的業務流程和具體事項為:查驗崗審查國產的機動車整車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不屬于免檢機動車的還應當審查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3)依據《機動車查驗工作規程》(GA 801-2014)的規定,對按照公安部令第102號等規定在申請注冊登記前應進行安全技術檢驗的機動車,還應當審核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2存在問題
2.1對檢驗合格證明的認識不到位
依據《機動車查驗工作規程》(GA 801-2014),根據申請注冊登記機動車的車輛類型和使用性質的不同,對總質量大于等于4500kg的(即中型和重型)貨車和貨車底盤改裝的專項作業車及所有低速汽車、掛車、危險貨物運輸車、查驗外廓尺寸、軸數、軸距和輪胎規格,對所有貨車和貨車底盤改裝的專項作業車、掛車、帶駕駛室的正三輪摩托車,查驗整備質量;其他類型的機動車在有疑問時查驗;查驗整備質量時應采用具備資質的機構按照規定測得的整備質量,并與《公告》、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等憑證和技術資料記載的數值進行比對。所以筆者認為機動車檔案中存放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這樣既便于查驗外廓尺寸和整備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又便于車輛轉出后轉入地判斷車輛是否取得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同時符合首注負責制原則,為事故倒查、厘清責任提供有力依據。
2.2關鍵業務環節缺失
在查驗環節未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報告進行有效核查,常見問題如下:
(1)查驗員根本不比對《公告》,也不去核查機動車檢驗合格證明,認為那不是自己的責任,致使不合格檢驗合格證明存入機動車檔案,埋下隱患。
(2)查驗員不核對機動車檢驗合格證明數據和填寫是否規范有效,認為只要有檢驗合格證明車輛就合格。
(3)查驗員雖然核對檢驗報告合格證明數據與《機動車整車合格證明》標注數據是否在允許范圍內,但發現檢驗報告中整備質量明顯高于《合格證》標注數值,不去查找檢驗機構超重原因而是另外委托一家有地磅的機構重新稱重,并將明顯超重不合格檢驗合格證明和重新稱重符合標準的合格的地磅單一起存入檔案;
(4)檢測資質的檢驗機構出具的報告單數據明顯與《合格證》中整備質量不符超出誤差范圍,檢驗機構自行委托其他社會上地磅出具稱重單一并存入檔案,一輛車出現三種出入較大的不同數值。
(5)個別檢測機構對車輛整備質量、外廓尺寸等明顯超出誤差范圍的注冊登記的違規車輛,在注冊檢驗環節外廓尺寸檢測時采用在用車允許公差范圍,整備質量檢測時輕型貨車采用中重型貨車整備質量誤差標準等違規作弊現象時有發生。
2.3業務程序不順暢
個別車管所對辦理注冊登記的需要上線檢驗的機動車先進行查驗,合格后車主拿著有查驗員簽注合格的查驗記錄表上檢測機構檢驗車輛,查驗表隨同相關手續由檢測機構一并上傳至車管部門查驗審核,本末倒置,違反《機動車登記工作規范》,沒有發揮好檢測機構第一道防火墻的作用。
3工作建議
在機動車查驗過程中,查驗員應重視報告單的審查,不要因為自己的大意或疏忽給安檢機構鉆空子,給查驗員埋下重大失職隱患。
筆者認為查驗員非車輛定檢專業人員,檢測機構對自身提供的報告單真實性負全責。查驗員重點是依據《機動車登記規程》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GB 21861-2014)的具體規定要求,認真核對機動車技術檢驗合格證明中外廓尺寸、整備質量等數值,并比較與《機動車出廠產品合格證》及《公告》的誤差是否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報告單填寫是否規范等要素。
3.1 檢查樣式和簽注內容的規范性
報告單填寫依據GB 21861-2014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報告單(式樣)全國統一,但表格中行數、各單元格大小等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紙張可采用A4紙,表格中字體可采用宋體,實際檢驗填寫結果可采用仿宋體或楷體等?!盎拘畔凇睘楸仨毺顚戫?,“檢驗結論”欄由授權簽字人簽注“合格”或“不合格”并“簽字”加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印章。特別說明除“授權簽字人”及“合格”“不合格”必須手簽外所有數據必須打印。
3.2核對檢驗項目的合規性
查驗員核對檢驗報告的檢驗項目是否齊全,比對檢驗報告中各項指標的檢驗結果與《合格證》《公告》注明的數據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還需要注意的是,根據GB 21861-2014的規定,注冊登記檢驗時外廓尺寸的公差對汽車(低速汽車除外)、掛車為±1%或±50mm,在用車檢驗時為±2%或±100mm。因此,一些檢驗機構對外廓尺寸超過注冊登記檢驗要求的車輛,就使用在用車的檢驗標準讓其通過檢驗。
典型案例:圖3所示的檢驗報告檢驗結論合格為打印,新車外廓尺寸檢驗違規采用在用車標準,無整備質量數值。圖4所示儀器設備報告單無外廓尺寸,整備質量等數值且填寫不規范。
3.3 檢查檢驗流程的合理性
嚴格路試檢驗流程,通常情況下制動檢驗應采用臺式方式進行,除非不適用于儀器設備制動檢驗的車輛經批準方可安排路試制動檢驗。機動車的檢驗的固定式檢驗儀器,應具有數據通訊接口,能夠進行聯網控制和計算機聯網,并能滿足與主管部門數據傳輸接口要求,機動車檢驗不得分包的條件。
典型案例:能上線檢測的車型未上線檢測,只有地磅檢測單且整備質量填寫不規范,如圖5所示。
典型案例:數據填寫不規范,關鍵數字未填寫,存在缺少檢驗項目與及地磅數值與合格證數值嚴重不符現象,檢測機構委托社會地磅出具稱重單,如圖6所示。
參考文獻
[1] 機動車登記規定
[2] 機動車登記工作規范
[3] 機動車查驗工作規范
[4] GA 801-2014,機動車查驗工作規程
[5] GB 21861-2014,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