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君
8月2日,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美國與蘇聯于1987年達成的這一條約,自此被廢棄。
《中導條約》是在冷戰末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各自率領的北約和華約組織關系實現緩和的大背景下達成的,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真正具有實質性裁軍意義的條約。該條約的達成及順利執行,在維護全球戰略平衡、促進歐洲地區和平與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大國競爭加劇、地緣政治回歸的今天,這一條約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導條約》的廢止,無疑將對全球戰略穩定和國際核栽軍進程造成重大沖擊,對現有國際規則體系和安全秩序產生嚴重消極影響。在核武器威脅至今仍未消除、新的安全問題不斷涌現之際,美國退約舉動勢將再次凸顯核導武器威脅,重新揭開冷戰結束后尚未治愈的地緣政治傷疤,進一步加劇各國間的信任赤字,并給世界各國安全增添新的隱憂。
美國為何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退出《中導條約》?這與其之前接連上演的“退群”戲碼一脈相承,是“美國優先”、背信棄義、蔑視多邊主義的又一活生生的例子。不僅如此,美國還采用向中國、俄羅斯“甩鍋”的一貫套路,聲稱“俄羅斯違約”“中國不受條約約束”。美國的說法林林總總,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目的都是在為自身松綁制造借口。美國今年3月曾宣布,將于18個月內研發和部署兩款新型陸基中導。美國內還有人煽動美國與歐洲、亞太盟友商討在其領土部署陸基中導問題。最近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披露,美正在研發陸基高超音速武器。顯而易見,美國退約,就是要擺脫條約束縛,放開手腳,追求自身絕對軍事優勢。
美國一方面退約,一方面又鼓噪要把中國等國家拉入條約,這明顯是在“耍賴”。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國際社會應該對美國退約的后果保持清醒認識,防止美國以任何借口轉移視線,推脫自身在核裁軍方面的特殊優先責任”。
中國政府已反復重申,中國一貫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始終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中國發展包括中導在內的軍事能力,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無意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與此同時,中國也絕不會坐視自身安全利益遭到威脅和損害,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周邊和平與穩定的決心是堅定的。我們希望美國發揮負責任的大國作用,慎重行事,多做有利于全球和地區和平與安全的事,而不是相反。我們也希望有關國家認清美國退約的實質及后果,在美日后中導部署問題上不要打錯算盤,引火燒身。▲(作者是國際問題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