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的技術王牌似乎已集齊,收購行動也將接近尾聲,新車何時亮相,并進行量產,似乎很值得我們期待。
許家印鐵了心要造車!
在造車這件事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將一個生意人的精明、果敢、大膽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他“鐵了心就是要造車,誰攔都攔不住”。
2019年6月1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與恒大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廣州市與恒大集團建立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戰略合作關系,恒大將在廣州市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廣州市政府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全力支持恒大在廣州的發展。
具體合作上,恒大投資1600億元在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未來年產100萬輛整車的生產基地;新能源電池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50GWH生產規模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可配套100萬輛整車的電機和電控系統生產基地。
沒錯,許家印對于造車這件事,一直都是在玩真的。
“造車狂人”許家印
用許家印自己的話說,他的“個人經歷很簡單,但過程很艱難”。
但正是因為經歷了“過程艱難”的白手起家,許家印一手創辦的恒大如今已成為上市公司。其市值超過2800億港元,年銷售規模超6000億元,累計納稅超2300億元、慈善捐款超120億元,員工14萬人,每年解決就業260多萬人,世界500強排名第230位。
而許家印這個曾經的寒門學子也已數次問鼎中國首富。2019年3月,許家印以362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2位。他不光成就了恒大,也成就了自己。
但這位絲毫不差錢的房地產大佬的口頭禪卻是,“房地產是夕陽產業,總歸要萎縮的”。
所以,許家印要造車!
事實上,很多年前,恒大許多員工就知道:“許老板想做物聯網,還想做電動汽車,因為廣東省和廣州市政府近年都在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
恒大集團與汽車產業結緣,始于2014年。從2004年到2014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經歷了10年的高速發展階段,到了2015年房地產行業利潤開始下滑。從“黃金10年”到行業利潤下滑顯露頹勢,房地產行業的轉型升級成為新的突破點。
在恒大集團2014年上半年工作會議上,許家印首次提出多元化發展戰略,為此,恒大開始向文化、健康等行業涉足,成立了恒大健康集團,同時,恒大也看中了新能源汽車行業。
不過,雄心勃勃的許家印在造車的路上,可稱得上是一波三折,而這些波折繞不開一個中國著名失信被執行人——賈躍亭。
2018年6月,毫無造車經驗的許家印并未選擇自己造車,而是看中了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公司的新能源產業,并入股了新能源汽車企業法拉第未來公司。但這次合作僅僅維持了3個多月便以分道揚鑣而告終。
事實上,與賈躍亭的法拉第之間合作生變,并未耽擱許家印在造車業務上的推進速度。分手后的許家印帶著用8億美元換來的一座南沙工廠,以其為基礎,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許家印還是想造車!
2018年9月,許家印看到了廣匯集團強大的銷售渠道。為了打通銷售渠道這一環節,恒大投資144.9億元成為中國國內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占有廣匯集團將近41%的股份。
進入2019年,“財務自由”的許家印揮舞著手中鈔票開始了“買買買大法”。
2019年1月15號,恒大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51%的股權,從此掌握了NEVS的話語權。9天后,恒大宣布,以10.6億元收購了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動力電池)58.07%的股權。緊接著在1月29日,恒大再次宣布通過旗下NEVS公司以1.5億歐元代價入股SpiritofPerformanceAB(SOP,一家根據瑞典法律注冊成立的公司)和AlpraazAB(科尼賽克的母公司),成立的項目公司將用來研發世界上最頂級的新能源汽車。
在短短的3個星期內總計砸下近85億元重金,除了凸顯出恒大做事效率之高外,同時也足以看出許家印對造車業務的決心。
許家印,是真的想造車!
“技術控”許家印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首富,許家印的風格就像他玩足球一樣,砸錢狠,見效快。
在進入造車領域之后,許家印為恒大定出了“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計劃3年內實現50萬?100萬輛的產能建設”的遠景目標。
2019年3月的恒大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用了80%的時間,大談特談2018年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動作,并且宣布恒大5年內不會進入其他行業。
沒錯,許家印花這么多的錢、費這么多的力氣,只能說明他早已看到了新能源背后的希望。
在相繼眼花繚亂般的投資收購之后,恒大的造車版圖也愈發清晰。許家印在一點一點實現恒大的造車夢。
縱觀恒大的造車史,“技術”二字貫穿始終,許家印也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技術控”。他力爭3?5年將恒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看似雄心勃勃,實則步步為營,圍繞技術搭建了從產品研發到核心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車制造的全產業鏈閉環。
許家印通過對NEVS控股,直接將薩博汽車(SAAB)的核心資產及知識產權收入囊中(NEVS在2012年收購了薩博核心資產及知識產權)。NEVS還自主擁有純電動汽車研發平臺和技術,使得恒大在技術層面將不再需要“求人”。
更為重要的是,恒大已經通過收購NEVS擁有了造車“雙資質”。通過資本運作后,恒大NEVS已經獲得了超跑品牌科尼塞克的相關技術專利和品牌使用權。根據協議,恒大NEVS還可以研發和生產制造新能源版的科尼塞克車型。
通過上海卡耐新能源公司,恒大擁有了動力電池的生產技術能力,這也是恒大集團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布下的一枚棋子。
在解決了造車資質、造車技術之后,加上恒大手中現有的廣州南沙制造基地,以及廣匯集團的終端渠道。此時,雖然量產車還未下線,但事實上,恒大已經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動力電池、整車生產制造、終端銷售的整個造車生態鏈的閉環。
至此,恒大時間正式開啟,并進入加速布局期。
2019年3月12日,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在鄭州的航空港區注冊成立。注冊的公司被命名為宇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恒大這次的注冊資金耗費10億元。這次新注冊的公司經營項目包括了:汽車的充電模塊與零配件的銷售、汽車維修工具的設計與服務、技術進出口與能源技術的咨詢服務,等等。
2019年3月15日,恒大又斥資5億元收購了70%的泰特機電有限公司的股份,目標在于泰特機電持有的輪轂電機和電動車驅動研發的生產商。
2019年5月30日,恒大與輪轂電機公司英國Protean簽訂協議,恒大全資收購英國Protean,這意味著恒大一舉掌握了該公司的乘用車輪轂電機技術。
2019年6月12日,應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的邀請,許家印去考察韓國SK集團,或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崔泰源認為,恒大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車,已建立起強大的技術優勢,成為備受全球矚目的新能源汽車集團,SK集團期待與恒大實現全方位合作。
而此次牽手SK,對于許家印來說,意味著將進一步鞏固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優勢。在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較量中,“得技術者得天下!”從許家印的造車布局中便可以看出,許家印造車依托于產品,更依托于技術研發。
如今,許家印的技術王牌似乎已集齊,收購行動也將接近尾聲,新車何時亮相,并進行量產,似乎很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