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征 王 娜 戴 玥
(1.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2.長沙市長沙縣天華中學,湖南 長沙 410100)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在養老方面供需失衡的矛盾也日益加劇。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傳統多代一起生活的家庭結構向“421”的家庭挑戰,家庭養老結構的轉變[1]。老齡化加速給城市生活帶來了挑戰,以社區為主導的養老模式新趨向為解決日益嚴峻養老問題提供了新思路[2]。通過實地走訪調查摸清社區居家養老設施現狀并發現問題,可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可行的規劃策略,并為后續相關設施的配套和改造提供科學依據。
長沙市岳麓區下轄15個街道、2個鎮、2個景區、2個園區。目前共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3個、日間照料中心4個、民辦養老機構6個,社區居家養老設施比較缺乏,機構養老設施入住率也不高。全區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數目排名前三的街道(鄉鎮)為:觀沙嶺街道(15 650人)、坪塘鎮(8 159人)和桔子洲街道(7 462人);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排名前三的街道(鄉鎮)為:坪塘鎮(19.36%)、桔子洲街道(19.03%)、望月湖街道(18.70%)。基于桔子洲街道老年人口的數量及比重均位居前列,且地處城市核心區域,因此選取該街道的社區居家養老設施進行實地調研具有典型性。桔子洲街道面積16.02 km2,常住人口約4萬人,下轄10個社區(桔子洲、新民路、石門樓等社區)和3個村委會(麓山村、天馬村、后湖新村),社區居家養老設施包括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各一個。
根據岳麓區民政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桔子洲街道現有的社區居家養老設施為學堂坡日間照料中心和岳南村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發現,雖然對照長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規范,學堂坡應屬一類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但其室外活動場地未達到理想目標;而岳南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則屬于一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學堂坡太陽園日間照料中心于2014年建成,針對老年人群開放,占地面積660 m2。生活用房配備休息室、餐廳、配餐間等,娛樂用房有閱覽室、書畫室、多功能文體活動室等,輔助用房有辦公室、廚房、公共衛生間等,設置休息床位20個,暫無室外活動空間。根據問卷抽樣調查和訪談,老年人對日間照料中心的老年人對功能配置和空間布局情況評價較高,整體滿意度情況如下:非常滿意的占12%,比較滿意的占51%,一般的占26%,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占8%和3%(見圖1a))。
岳南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于2013年由服務站升級為服務中心,面積800余平方米。服務中心配備乒乓球室、文化活動室、棋牌書畫室等娛樂用房,文化共享室、圖書館等文化用房,辦公室等輔助用房,暫無配備生活用房和室外活動空間和床位設置。根據問卷抽樣調查和訪談,老年人對養老服務中心的功能配置評價一般,整體滿意度情況如下:非常滿意的占5%,比較滿意的占21%,一般的占49%,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占17%和8%(見圖1b))。
學堂坡太陽園日間照料中心:提供老年人日間照料為主的服務項目,配備專職工作人員4名,兼職工作人員13名。同時為社區孤寡、高齡和空巢老人提供家政、送餐、代辦服務為輔助服務項目,并組建了一支居家養老志愿者隊伍,可組織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見圖2)。岳南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家政、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服務,具有一支老年人舞蹈隊和多個興趣隊。目前具有專職工作人員4名,兼職工作人員9名(見圖3)。目前設置在3樓,所以老年人使用頗為不便。



1)空間配置較單一。根據實地調查來看,桔子洲街道的社區居家養老設施(學堂坡日間照料中心和岳南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功能比較單一,布局還有待完善,目前主要歸社區負責管理,選址位于社區服務中心和住宅的頂層或底層。內部的空間配置還停留在最基本階段,并且利用率不高、缺乏無障礙設施。2)服務內容較片面。現有的社區居家養老設施只為老年人提供棋牌等娛樂活動場所和午餐服務,更像是老年人的日間社交中心,而在醫療保健服務和精神慰藉服務方面還未引起足夠重視。對于困難老人雖已實行居家養老補貼制度,但還未建立較制度化的老年人服務需求的評估機制。
1)構建社區養老設施體系。城市規劃應落實養老設施的空間位置、建設規模、用地規模、床位數等,在科學預測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和數量上規劃養老設施,并對養老設施的分期建設實施提出指導性意見。“機構、社區、居家”三大養老模式所需的各類養老設施要形成互補,滿足不同層次、自理程度的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2)優化社區養老設施布局。社區養老設施和老年人活動結合的最為密切,使用率最高。社區級養老設施以500 m為服務半徑,居住組團級以250 m為服務半徑進行布局,以營造“10 min可達”的養老生活圈,形成層次有序、科學合理的布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