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林, 趙志強
(1.東營市港航管理局,山東 東營 257000;2.青島安之源安全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55)
碼頭運營過程中,因客戶要求不同需時常調整裝卸貨種,特別是化工品碼頭的作業貨種。由于碼頭平臺尺度限制,設置的輸油臂數量有限,難以實現各個貨種通過輸油臂進行裝卸船作業。復合軟管具有操作靈活、耐腐蝕性強、潮位變化適應性強、基本不受空間限制等特點,能滿足小噸級船舶靠泊大噸級碼頭進行裝卸作業的需要,廣泛應用于裝卸液體化工品船舶和5000 t級以下油品船舶,可有效提高碼頭的靈活性和利用率。
如果復合軟管質量不合格、使用不當或檢測、維護保養不及時[1],在使用過程中可引起軟管泄漏事故,導致部分油品入海,進而造成海域環境污染事故。如2018年11月4日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碳九裝船作業時,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破裂,泄漏裂解碳九69.1 t,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 km2,約300畝網箱養殖區受損,52名群眾疑因接觸污染物而就醫;2011年4月27日,東莞永聯化工公司“新神通8”在廣東石東實業(集團)公司碼頭1#泊位進行鹽酸卸船作業過程中,復合軟管接頭脫落,約1 m3鹽酸泄漏入海,碼頭地面混泥土表面腐蝕約30 m2。
軟管泄漏不僅可以造成環境污染事故,還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對企業聲譽造成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引發不良的社會影響。本文旨在利用作業危險性分析方法(JHA,Job Hazard Analysis)分析碼頭軟管裝卸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提出相應的防護措施,減少事故發生。
JHA是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的簡稱,是美國職業安全健康局(OSHA)在2002年推出的一種針對作業活動開展危險源辨識的方法,通過對作業活動的每一步驟進行分析,辨識其潛在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對其予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作業風險的風險分析方法[2-3]。JHA主要分析步驟如下:
1)分析工作準備。
確定分析人員、確定作業流程及操作條件、風險可接受等級。
2)將要分析的工作流程劃分為幾個基本步驟。
研究作業流程,將流程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或具有明顯邊界的基本步驟。
3)分析每個工作步驟潛在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依次對每個基本步驟作業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和后果進行辨識,通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和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S)判斷各危險因素的風險度(R),再根據風險矩陣確定風險等級。
4)確定控制措施。
識別現有安全措施,進行風險可接受程度判斷,如果現有安全措施實施后,剩余風險在不可接受水平,應提出補充的控制措施。
5)匯總分析結果,編制分析表格。
JHA分析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JHA分析表格
碼頭軟管裝卸作業主要流程如下:

根據碼頭軟管裝卸作業過程,將軟管作業過程劃分為以下相對獨立的基本步驟:
2.2.1 軟管備管作業
①軟管質量控制:采購與作業貨種和作業條件匹配的軟管。
②操作規程:制定與裝卸作業相適應的操作規程。
③軟管定期試壓檢驗:按照要求對軟管定期進行壓力試驗,并做好記錄。
④軟管日常檢查:按照規定對軟管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
⑤軟管使用前外觀檢查:軟管使用前對其外觀進行檢查,主要檢查內容:外表面有無變形、磨損或嚴重打折,內膽有無起泡、破損、滲漏[4]。
2.2.2 軟管船岸對接及檢查
①軟管搬運:利用人工或小推車將軟管搬運至碼頭合適位置。
②軟管吊起吊軟管:利用軟管吊將軟管吊起,方便船岸軟管對接。
③船岸軟管對接:將軟管兩端法蘭分別與船舶和碼頭管道對接,并做好軟管支撐。
④氣密性試驗:按要求進行氣密性試驗,檢測軟管對接嚴密性。
2.2.3 軟管裝卸作業
軟管裝卸作業:船岸雙方條件確認后,進行軟管裝卸作業。作業人員定時對系統壓力、流量等參數進行檢查,并根據船舶吃水變化、潮位、潮流、風向等條件調整軟管,保持適當的彎曲度。
2.2.4 軟管排凈、吹掃作業
①軟管排凈:裝卸完畢,將軟管內物料排凈。
②軟管吹掃:利用氮氣對軟管進行掃線。吹掃完成,打開船方底排,確認船方接口處無物料后,進行拆管作業。
2.2.5 拆管、存放
①拆管作業:按照復合軟管操作程序脫離復合軟管,并用專用盲板封堵。
②收回、存放:岸方操作人員檢查盲板螺栓緊固無滲漏后,收回軟管,并存放于免受陽光直曬、水浸、雨淋位置。
根據以上對軟管裝卸作業過程的分解,辨識各步潛在危害因素,并對識別出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風險評價。JHA分析法中常用的風險評價方法有“風險矩陣法”和“LEC法”。由于碼頭軟管裝卸作業過程中難以得出可靠的事故發生可能性(L)和事件發生后果嚴重性(S)的統計數據,多數采用定性評估的方法。本文根據軟管裝卸作業風險控制措施的實際情況和JHA分析經驗,采用“高、中、低”的表述來界定風險事件的風險等級,提出風險可接受的控制措施(表2)。實際裝卸作業過程中可根據風險等級和已有的控制措施,提出補充的對策措施。

表2 碼頭軟管裝卸作業JHA分析表

表2(續)

圖1 復合軟管使用示意圖
采用JHA方法對碼頭軟管裝卸作業過程中危害因素或潛在事件進行辨識,對其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判定,其最終目的是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程度。根據作者對某公司碼頭軟管作業JHA分析過程和成果應用的實踐經驗,總結如下幾點。
利用JHA分析方法,不僅使作業人員進一步熟悉了作業流程,還熟知了每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增強了采取風險控制措施的主動性。
利用JHA分析結果,制作崗位作業風險告知卡,將每步作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告知,減少違章違規操作。
將JHA分析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編制成確認表,作業前或作業過程中對各項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確認。
根據JHA方法和分析結果,對現有操作規程進行審查,進一步完善操作步驟和操作要求。
利用JHA分析方法,將碼頭軟管裝卸作業分解為相對獨立的五個步驟,分析了每個步驟存在的危害和潛在危險,提出了使風險可接受的控制措施。JHA是一種較簡單靈活、可操作性強的風險辨識方法,通過對作業活動的危害分析,可強化作業人員作業合規性和采取安全措施的主動性。可將JHA分析過程和成果應用于操作人員安全培訓、崗位風險告知、作業過程條件確認以及完善操作規程等方面,提升作業過程本質安全程度,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