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
(大同市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站,山西 大同 037006)
BIM技術是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技術應用之一,在整個造價管理的實施過程與效果體現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與作用。根據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用實踐來看,建筑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所有管理內容,其所涉及的造價管理的全部因素必須要按照BIM技術的特點、規律等來進行科學的設計,這樣才能確保在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中發揮出BIM技術的優越性,才能帶動整體工程管理質量的提升。工程建模技術是BIM中的典型技術應用之一,在實施工程造價管理中,運用該技術能夠對影響到工程造價管理的全部因素進行細化,從而確保工程造價管理效果能夠實現全面化和細致化,為實現工程管理的安全高效、質量可靠等目標與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確保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與結果都處于科學可控的狀態。所以,在新的形勢的引導下,為了確保科學的工程造價管理目標的實現,BIM技術的應用應當與具體的造價工程管理項目實現緊密的融合,做到實際情況實際分析,這樣才能全方位的發揮出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優勢效果,從而全面實現建筑工程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
BIM技術作為開展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應用技術之一,長期以來,一直由于被過分夸大的宣傳的原因,留給人們一種“高、精、尖”科技的印象,從而造成從事工程造價的人員對BIM技術的了解掌握程度不高。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受到應用的時間尚短,為了快速的熟練掌握這門技術,建筑行業內的有的從事造價咨詢服務的企業專門成立了BIM項目研究組等組織,投入較大的人力和財力來進行BIM技術的研究與探索。但是,由于BIM的應用價值和優勢暫時還未得到較好的體現,因此造成參與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另外,目前所開發出的傳統軟件已經較好的滿足工程造價管理中關于計價、核算方面的需求,并且絕大多數的從事工程造價的工作人員已經普遍熟練掌握了這些軟件的應用操作方法,對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這也造成了工作人員不愿意放棄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技能,去另外學習另一種新的技術應用模式。再者,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行業內,對關于BIM技術的研究應用成果是比較封閉的,企業之間無法實現暢通的信息交流與分享,從而影響了BIM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行業人士對BIM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的積極性受挫。
目前,BIM技術在關于工程量的模型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兩種方式。第一種為由BIM直接設計出工程量的核算模型,例如,運用Revit軟件直接建立BIM模型,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陷在于所得出的混凝土標號、內外墻體、有梁板無梁板、梁板柱墻互相搭接的扣減關系等數據信息,不符合行業規定的標準,從而造成無法根據現有的計算規則來加以劃分和核算。并且,運用Revit軟件所進行的工程量核算是以單構件工程量的方式來進行表格的制作的,所需要的工作量較大,并且所包含的數據信息查詢難度較大,需要工作人員耗費較大的精力來完成表格的制作和匯總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這種方法與傳統的工程造價方法相比,體現不出明顯的優勢。第二種方式為由造價工程師運用傳統的工程計量軟件把二維施工圖紙建模轉化為三維模型,然后以直接套用的方法來開展工程計量工作,最后得出符合行業標準的工程量核算清單,然后運用模型管理軟件對計算工程量三維模型進行BIM模型的轉化,以便后期的使用。但是這種方式也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力和時間成本,使得BIM的簡潔高效的優勢得不到發揮,從而也影響了推廣的效果。
BIM技術應用于具體的工程造價管理中,需要由業主、設計、咨詢、施工(含分包方)等不同參與方的共同參與下才能完成,因為只有參與方的共同參與,才能使得工程項目從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實現較好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功能強大的BIM平臺。但是這項工作的完成難度是極大的,因為一個普通的BIM應用模型對硬件的需求已經基本處于最大化了,因此,如果想要建議一個由各參與方共同參與下的BIM應用模型,所需要耗費的人力、財力是十分巨大的,這個難題也制約了BIN技術的應用推廣。
BIM技術雖然被提出和應用的時間較短,但是肯定會成為建筑行業所廣泛應用的工程造價管理的技術方法之一,這也意味著從事工程造價管理的工作人員,如果具備了優秀的BIM技術應用能力,那么對于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具有較大的優勢。因此,對于從事工程造價管理的工作人員來講,不應當具有“吃老本”等思想,應積極把握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去努力學習和掌握BIM技術,強化對BIM技術相關知識技能的知曉應用能力,這樣才能以優秀的工作水平來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從事工程造價項目服務的企業也要加強對內部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更多的關于BIM建模等應用實踐知識,切實提升其BIM應用的本領,從而不斷促進工程造價管理質量的提升。
第一,對建模標準等內容進行統一規范,努力實現BIM模型與BIM軟件在工程計量方面的暢通應用。由于不同方法的數據儲存方式的差異,多個模型之間是無法實現數據信息的傳輸與應用的。如果想要確保BIM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同應用軟件中將涉及建模數據進行高效準確的整合與分享是必要的前提。按照BIM技術的特點和應用規律來開發符合我國行業標準的計算方法等功能,并根據2013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標準以及其他相關規定,逐步建立各建筑構件的分類與構件編碼和命名體系等標準,主要包括細化分類、構件名稱、規格型號、幾何特征、材料信息、施工信息等信息內容,只有實現了以上標準的統一和規范,才能打通BIM技術應用的“任督二脈”,從而才能使得BIM技術滿足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各項需求。第二,加強對數據共享、轉換等技術的研究,確保BIM造價數據應用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工程造價的信息數據涉及工程建設方方面面的信息數據,由于不同應用軟件所具有的建模方法和數據格式等因素的差異,要想實現工程造價的信息暢通共享的難度是較大的。因此,為了確保BIM技術在造價管理中發揮全面完整的優勢,就必須要在BIM數據標準、信息共享、數據傳輸等方面下功夫。而關于BIM造價數據的應用,要首先完成BIM解決方法的制定,讓其能夠與BIM軟件上的數據模型能夠深入融合,然后再把從BIM模型上獲取的信息數據與各個軟件的信息數據進行整合,并且要實現把在造價軟件上修改的信息也能夠融入到BIM模型上,通過研究設計出不同軟件結構的方式來確保BIM造價數據在各個軟件上的暢通應用。

圖1 信息集成、共享、協作系統
綜上所述,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領域的推廣與應用,必須要解決工程計量和計價信息的不暢通等問題,才能發揮價值作用。才能夠提高BIM技術對工程造價信息數據的處理效率和處理質量,才能夠使得BIM技術方法緊密的跟進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為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的提升提供先進穩定的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