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斌
(無錫市政設施管理處,江蘇 無錫 214000)
綠塔路-解放東路段DN1800 雨水總管項目屬于解放環路雨水管網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是崇寧路、解放東路、學前東路及其周邊范圍內的雨水下游出水總管。解放環路地區市政管道建設歷史悠久,設施老化,標準低。2014 年開始,根據《解放環路內市政管線改造升級綜合規劃》,以軌道建設為契機,對環路區域雨水管線進行了升級改造。為保證解放環路內雨水排放暢通,新建綠塔路DN1800 雨水管將解放環路內改造雨水系統接入,最終排至東側新建排澇站,實現解放環路區域市政雨水管最終升級。具體情況如下:

沿綠塔路新建DN1800 雨水管157 m(Y2~Y4) 至東側槐古排澇站,管道坡度為0.05%,其中Y2~Y3 的長度為6 m;Y3~Y4 的長度為151 m,頂管、曲率半徑500;Y1~Y2(過解放路人防段) 新建兩根DN1350 雨水管,長9m 采用開挖施工。根據養護單位評估報告,對綠塔路內現狀雨水口連接管進行改造,修復其排水功能,連接管采用DN225 UPVC 管制成,縱向坡度不小于1.0%。
地表水:無錫地表水系統發達,河網密集。清水通道為白屈港,排水通道為走馬塘河,引水通道為望虞河,西部引水通道為新溝河。河湖水位變化與年內和年份降水變化基本一致,略有滯后。近幾十年(1951~2012 年) 無錫站的水位數據(由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無錫分局提供) 顯示,市區平均水位1.25 米(多年),歷史最高水位2.99 米(1991 年7 月2 日)。最低水位為0.35 米(1956 年2 月28 日)。
地下水:根據該地區含水層的巖性,地下水的賦存條件,水的性質和水力特征,該區地下水分為松散巖石孔隙水,碳酸鹽巖裂隙巖溶水和基巖裂隙水。
該區第四紀松散巖孔隙水主要為:上層滯水、潛水、微承壓水、第Ⅰ承壓水,其中上層滯水僅部分分布。
1、綠塔路道路寬度較小(寬7m 左右),而我們頂管又采用DN1800 的大管徑曲線頂管,技術難度較大;
2、頂管的頂進長度為151 米,比同類型大型頂管的頂進長度長,且頂進實施過程路徑是彎曲的,容易出現頂偏現象,確保頂進施工精度是項目的難點之一;
3、地下管線及周邊構筑物比較復雜,牽涉到電力管線、照明桿、綠化、學校圍墻的遷移,需要與多個部門進行協調溝通;
4、綠塔路處于鬧市區,交通壓力大,對交通組織及工期要求較高;
5、每年5~9 月份是梅雨期與臺汛期,工期應盡量避開;
6、施工涉及深基坑開挖過程的支護和降水工作。
施工中對于地下水位較高、地質條件較差處必須做好溝槽降水工作,溝槽降水的做法及措施須經嚴格計算。施工中在特殊地質處、較深溝槽處、施工難度較大處須做好安全保護工作,做好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保證人員人身安全。
1、對現有管線做好摸底排查工作,施工期間做好保護措施;
2、采用新暴雨強度公式來進一步計算雨水的排放能力;
3、進一步與水利部門對接明確施工界面;
4、根據地質鉆探情況,編制無法正常頂管施工的應急預案;
5、核實兩側建筑物基坑圍護方式,避免對頂管造成影響;
6、管道頂進過程中監測項目的內容需要明確;
7、專項方案內容要完善;
8、頂力計算按照最不利情況計算,施工方案按設置中繼間方案考慮,對曲線頂管的各項計算進行完善;
9、應急預案中對于高空墜物、中毒、路面坍塌等事故進行針對性處理措施,補充救援路線及醫院信息。
a 交通組織計劃(方案)
1、確保車輛行人的通行及車輛行人的交通安全;
2、交通口設置可通視鏤空護欄,確保視線良好;
3、圍擋結構牢固直順,每隔15 米安裝警示紅燈或安裝警示燈帶,并貼反光警示標語;
4、結合交通總計劃,合理安排施工工作面及節點時間,盡量縮短交通改道占到時間;
5、交通導行措施及路線標志標識清晰、全面,可以準確、迅速將相關信息進行傳達;
b 交通保證措施
1、為保障施工路段交通,除保證道路交通指揮員外,還要安排專人檢查圍擋維護警示情況;
2、施工區域按有關規定要求,設鋼結構圍擋,并在綠塔路路口及沿線每隔20 m 安裝警示燈(采用安全電壓供電)、反光標識等安全警示及報警裝置;
3、設指路牌,標明機動車道的走向與提示;
4、在萬壽路路口、綠塔路路口分別設置一組交通協管員,每組協管員設置2 名,24 小時輪流上崗指揮交通。上崗期間,每名交通協管員均要統一著裝,嚴格貫徹崗位責任制;
5、短時的交通線路的變化擬采用錐形交通標志或移動式隔離欄作分隔;
6、夜間施工時設置臨時路燈,保證道路夜間照明;
7、如有需要安排專人配合交警進行交通疏導;
8、開工前組織周邊受影響的小區居委、學校、工廠、單位等相關負責人召開綠塔路施工情況說明會,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市政設施工程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建設工程,施工過程對老百姓的影響更大,一個思慮不周,就容易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負面效應,所以應該更為細致的考慮施工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等,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縮短工期、少拆除構筑物及管線等,盡量把對市民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