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視覺傳達作為一種人們用來認知和了解世界的主要媒介,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傳播交流的重要方式。視覺傳達藝術的推廣和普及重新構造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方式。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個視覺文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電影作為典型代表,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電影為人們創造出了無數個真假難辨、可歌可泣的情景,激發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在本文中,筆者將對電影海報情節轉換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思維進行介紹,淺析視覺傳達在影視中的運用,僅以供廣大學者參考。
關鍵詞:光影;視覺傳達藝術;淺析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127-01
隨著視覺傳達藝術的不斷成長與發展,一直滿足著人們的感官體驗。視覺傳達藝術不斷拓寬人們的視野、挖掘世間百態、風土人情、過去未來和現實生活等許多方面。此外,視覺傳達藝術對于人的內心世界、情感世界以及精神訴求方面也有探究。視覺傳達藝術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
一、電影情節轉換中的視覺傳達設計思維
(一)主體與客體思維分析
電影的敘事性是指對影視內容的完整敘述,是表現影視內容的主體。電影海報作為承載電影的傳播載體,對于電影敘事來講,是表現影視內容的客體。電影海報相當于一種第三方的二維媒介,來表現和傳達電影的重要信息。此電影海報的設計應當區別于電影敘事的立場和處理電影的視覺元素,要高度概括、精煉影片中的主要內容,形成主體與客體的差異化。
(二)聯想與創造思維分析
電影海報是電影宣傳和推廣的一種第三方媒介,具有商業推廣和藝術審美的雙重屬性。因此海報的設計不能完全復制影視放映時的鏡頭,而應該充分大膽的采用聯想和創造思維,將影片中的人物、場景、情節進行藝術化處理,使其充分的表現影片的主要內容。但是在少數的電影海報中也有直接運用影視鏡頭的現象。比如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和特定的場景等。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該場景在電影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或者電影本身風格較為平淡,缺乏強烈的情節起伏。
(三)發散與聚合思維分析
發散是對所要表現的影視內容進行的擴散性思考,這一點類似于聯想與創意思維的補充,目的是為某一具體影視內容的“信息視覺化設計”創造更多的表現形式。聚合是相對于發散而言的,是思緒的集中和聚焦,是對諸多素材、元素的匯聚和整一。無論視覺信息表現的形式如何多元、奇特,都還要緊緊圍繞影視內容的主題觀念而保有其內在的關聯性,不能偏離了主旨信馬由韁。
二、電影情節轉換中的視覺傳達設計方法
(一)主體形象設定
在電影海報中,主體形象通常是由關鍵人物及相關的道具共同組成。出于對影片具體內容的不同考慮,主體形象有時僅表現為人物,有時則表現為人與道具的結合。在電影作品的畫面中,選擇主體形象要依據電影中不同時間段所對應的環境來確定。與此同時,還要暗示情節的轉換。在電影中最重要的是主體形象的設定。主體形象作為視覺信息的主角,是受眾的認知主體。在整個視覺信息傳達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二)背景影響鋪墊
在電影海報的設計過程中,背景影像作為視覺信息的敘事背景應占據較大的畫面比例,是電影海報中的“大環境”和敘事鋪墊。在設計中,背景影像的色調選取及其畫面的傾向體現了海報整體的色調與傾向。因此,背景影像的設計極大程度上營造了整體海報的氣氛,同時對海報的受眾情況也有一定影響。
(三)重要關系的呈現
在海報的設計過程中,畫面要呈現出重點的人物關系或事件關系。這些關系在電影海報中要體現出一定的視覺秩序性,并且要帶有感情色彩。有感情色彩的電影海報是具有豐富優勢,因為在海報中有了情感的介入,無論這個情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有益于大眾對于電影本身的記憶和辨認。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視覺傳達藝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電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因此電影海報的設計也越來越重要。在電影的不斷發展中人們要清醒地意識到對于電影的審美不應該只強調視覺上的快感和感官上的體驗,更應該注重電影本身所帶來的對于美感的訴求和創造的觀念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