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舞臺是雜技演員給觀眾的表演的場景,作為環境也影響到最終呈現的效果,甚至說舞臺的布置以及雜技演員對舞臺的把控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表演的成功與否,觀眾的直觀感受來自于演員和舞臺的整體和諧程度,所以在衡量演員表演時應將舞臺修養作為重要考察項目。本文將從控場能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出發具體分析雜技演員所應具備的舞臺修養。
關鍵詞:雜技演員;舞臺;修養;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J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163-01
舞臺素養不僅表現在對雜技演員技術方面的硬性要求,也表現在對演員對作品的理解以及傳達含義方面的軟性要求,詳細的說就是,在舞臺表演過程中,演員要有過硬的技能功底,主要依靠常規訓練,其次要對其表演的作品有一個深度理解,可分為理論和含義兩個部分,具備較高舞臺素養的演員還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呈現出個性化的表演。
一、控場能力
任何成功的舞臺表演都不是演員一個人完成的,演員同觀眾達成一種良性互動的關系,從而產生動力推進表演繼續,因此雜技演員在舞臺表演過程中要注重整場觀眾的情緒,這需要懷有對觀眾的熱愛之情和對藝術的進取之心。
雜技表演的本質就是服務觀眾,讓觀眾能在表演中獲得精神愉悅,觀眾是雜技表演嚴謹性的根本動力,優秀雜技演員時刻將“觀眾”二字放在心上。美是各種因素相互配合的雜糅,體現的是一種和諧的感覺,能否真正的服務觀眾需要雜技演員自己的判斷,其標準就是是否將美的表演呈現給觀眾,不過分刺激緊張情緒,營造舒適的氛圍。
成功的雜技演員都具備一顆進取之心,向藝術高峰不斷攀爬,以往雜技演員多變現為將某一技能練到如火純青的地步,可隨著觀眾鑒賞素質提升,對雜技表演也提出新的要求,雜技演員在對藝術的追求之路上又有了新的任務,即“傳情”。即使在空無一人的排練廳,演員也要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向虛幻的觀眾傳遞真情實感,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澆灌出美麗的藝術之花。
二、想象力
想象力是激發藝術的源泉,同其他藝術表演形式一樣,雜技表演的素材來自生活,經過表演者的肢體、舞臺布景、聲樂等多種效果,可以將龐大或微小的動景呈現給觀眾,如“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觀眾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會產生個性化想象。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舞臺編劇的想象力、表演者的想象力和觀眾的想象力,編劇和表演者的想象力是構成表演作品的基礎,一個成功的雜技表演最終要實現的目標就是引起觀眾的想象。觀眾想象除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外,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推動。演員和觀眾在社會角色、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千差萬別,加之要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接受表演并產生共鳴,雜技演員必須找到與觀眾鏈接的共同點——情感,用“情”形成“景”,達成神似的視覺體驗。
演員的想象力并不是某種天賦,可以通過后天培養提升。想象的最終來源是生活,因此演員要多觀察生活中的人和景,增強對人性的體驗,在表演中不僅要手到眼到,最重要的是心到,首先是相信,其次是投入。還可以多觀察名家表演,取長補短,細細品味總結表演特點。
三、表現力
這里所提到的表現力并不僅僅指通過炫奇燈光、多彩服飾或夸張動作,還包括雜技演員“傳情”的能力。“傳情”搭建表演者與觀眾溝通的橋梁,輸送作品所包含的意義和演員個人對作品的理解,可以說“傳情”是檢驗演員舞臺素養的重要標準。
l.外部因素。一個或幾個雜技演員無法撐起整個舞臺,而且觀眾注意力也會被其他因素分散,降低舞臺最終呈現效果,所以需要燈光、服飾等外部條件確保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單人表演多使用追光,多人表演時為增加歡樂或緊張氣氛多使用炫燈光和多彩服飾,并配合夸張、驚險的動作,讓觀眾不會因為角度等原因錯過精彩表演。演員在此過程中主要負責肢體動作技巧性展現,要求美感和力度相配合,合作演員在常規訓練中培養默契。
2.內在素質。內在素質對雜技演員的理論知識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技”作為表現出形象需要從心出發的“藝”的指導。“用心表演”說起來很簡單,可在實際操作中卻很少有人做到,具備高舞臺素養的演員所呈現的舞臺之所以“抓人”,不僅因為技巧過硬,還在用心,他們將多年從“藝”的經驗融匯到作品當中,在表演過程中通過動作將感情傳達給觀眾,做到動之以情、動之有情。
四、結語
表現力、想象力和控場能力是一個成熟的雜技演員應當具備的舞臺素養,也是評價演員舞臺呈現效果必不可少的評判標準。對于觀眾來說,雜技演員的專業性可能并不會被過分強調,但是更注重直觀的視覺感受和與演員的互動交流,雜技演員沒有太多機會能與觀眾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更多的是依靠肢體和眼神,因此在日常訓練和表演過程中,雜技演員要注意“傳情”,既增加與觀眾的互動,產生共鳴,又傳遞表演作品所蘊含的意義。對于舞臺表演經驗尚淺的青年演員來說,舞臺素養的培訓并非“一日之功”,也不能單靠理論知識補充,在日常訓練中需加強對作品的理解深度,實現“技”和“藝”融匯,才能呈現出能“傳情”的表演。